《棒!少年》里的那棵树和那张脸
棒球是一项「回家」的运动。本垒也被称为「家垒」,击球后跑回家垒,则意味着得分。《棒!少年》是一个关于「回家」的故事——一群困境少年如何通过棒球抚平自己的来处,找到自己的归处。2015年,前中国国家棒球队队长孙岭峰创办了「强棒天使棒球基地」,他从全国各地的贫困地区招募了十几个7到10岁困境少年,他们大多是留守儿童和孤儿,孙岭峰想用10年的时间让他们可以参加国家、国际比赛,成为职业选手,或是作为体育特长生走进大学,最坏也可以留在「强棒天使队」做教练,拥有一份工作,改变自己既定的、难以改变的命运。2017年10月,纪录片导演许慧晶走进基地,开始记录这个故事。2020年7月,《棒!少年》获得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片」奖,豆瓣评分一度高达9.3。当时,电影放映结束后,全场数百名观众的掌声持续了足足五分钟,映后访谈时,导演许慧晶落了泪。12月11日,《棒!少年》在全国上映,与有限的排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远远超过同期影片的上座率。一位观众看过影片后在影评网站上写道:「我会牢牢记住最后一个镜头里的那棵树和那张脸。」关于那棵树和那张脸,以下是《棒!少年》导演许慧晶的讲述——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079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