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凡尔赛、「普通孩子」——你没看清的是什么?
这几天的争论是围绕教育焦虑。有人提起可以接受自己的孩子是「普通孩子」,于是引发一系列激烈的争论,又说起教育军备竞赛,仿佛所有家长都是焦虑的。我也有一儿一女,女儿也上小学了。为什么我带孩子不焦虑?不少父母带孩子焦虑,是接受不了孩子的学业工作成绩比自己差。自己是清华北大,接受不了孩子考一般重点;自己是 985/211,接受不了孩子考个普通学校;自己是一般高校毕业的,还希望孩子比自己考得好呢,怎么能接受孩子考不上大学呢?
问题最严重的就是北京。清华北大每年本科录取 6000 人,研究生+博士一共录取 13000 人,再加点 MBA 什么的,每年差不多录取 20000 人。这些人毕业之后除了一部分出国,一部分去深圳上海,剩下的绝大多数都留北京了。咱们就算每年一半,10000 人留北京了,这些人到了婚育年龄,一年可以生 10000 个清北二代。咱们假定清北全都内部结婚,这个数字降低一半,一年 5000 个清北二代。那清华北大每年在北京一共录取多少本科生呢?500-600 个。明白了吗?假定其他大学二代都不参与竞争,只有清华北大二代竞争,你家孩子也得在全部清北二代里考到前 10%,才能再次进入清北。你先想想,自己能不能在清北同学里排前 10%吧。你难道忘了那些在学校里痛苦不堪、自称学渣的日子了吗?自己都做不到,凭点什么理直气壮地要求自己家娃做到?这里没算全球各路名校本科生,哈佛耶鲁 MIT 普林斯顿本科生回北京就业,这部分参与竞争的人数,和清北二代本科出国的人数,就算近似相抵,应该还算是合理近似。因此,只算清华北大二代在北京的人数和每年的录取比例,你就知道清华北大的父母有 90%必须接受自己家孩子高考不如自己。90%清北父母要接受这个现实。那你接不接受自己属于这 90%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089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