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来比去,徒增焦虑,当妈的修行,从上幼儿园就开始了。
邦主有话说:一个朋友的孩子年后刚刚上幼儿园,教室环创的时候,老师请家长们用纸做个小房子,有门有窗户的那种。
她一筹莫展找我求助,让我想起来被“给孩子做手工”支配的恐惧。孩子上学几年,还没见她学会点啥,我倒是学会了种豆芽,圣诞节小饼干、环保服装设计、元宵灯笼。。。
“内卷”这个词去年才流行,但惨无人道的竞争可早就开始了,接下来把话筒交给刚刚被手工整秃了的十三张女士:
没有小孩之前,我也以为,我智商、知识、能力的最高峰,就是高考了。
直到孩子上了幼儿园,卷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
事情是这样的,儿子去年秋天刚刚入园,上小班。冬至的前两天,老师发通知说,幼儿园要举办“饺子博览会”,希望家长包一些“特别的、不一般的”饺子来参展。
对于一个没有想象力的人来说,有个特殊的造型就算是特别了吧?但实在不会盘饺子馅,也不怎么会和面,所以我拉着孩子一起,用彩泥包了几个饺子,是这样的:
憨憨的小猪自带呆萌,细节到位,怎么说呢,自认虽然算不上优秀,但也到了“可以发朋友圈展示一下”的程度,带着一点点沾沾自喜,我和儿子都睡了。
第二天上午老师的朋友圈,看一眼我就懵了,展出的饺子们,是这样的:
甚至还有这样的:
这是普罗大众都能做出来的?这确定不是专业厨师?我给孩子选了个什么卧虎藏龙的幼儿园,怎么居然藏了这么多工艺美术大师?
嗨,ru了。
这还不算惨,晚上放学儿子看似平淡地说一句:“今天舒克小朋友得奖状了。”我忙问,为什么呀?儿子再次看似平淡的说:“还不是因为他的妈妈饺子包的好”。
我读书十几年从来没有过的上进心和斗志一下子冲到头顶,这个时候接到老师新的通知:“请各位家长准备元旦民俗展”。
没什么说的,崽,待妈妈帮你扳回一城。
冬至到元旦有一周多的时间可以准备,买了48色毛面亮光卡纸、48色水彩笔、胶棒剪刀美工刀双面胶,什么叫为母则刚,看我表演吧。
每天晚上除了加班,我都在做手工,又画又剪又贴奋战到凌晨,就这么说吧,高考前要是有这个认真劲,清北我都不知道该挑哪个!
一周后作品出来了,民俗展要小朋友们摆地摊卖一些工艺品或者二手玩具,所以我给我儿子做的小摊位,是这样的:
虽然剪工、画风有些许稚嫩,但能看得出我极力搭配颜色的努力吧。为了烘托年味儿,我还做了对联和剪纸作品:
美滋滋,这差不多是我艺术顶峰了,忍不住发到“幸福一家”群里,让姥姥看看她耽误了一个怎么样的艺术人生,这一次,总该稳了吧?
民俗展那天家长不能入园,所以只能在老师朋友圈里看一看别的家长拿出怎么样的作品,刚打开又一次懵了,人家使出了杀手锏--宇宙的终点,全体孩子的爱豆--奥特曼:
还有更夸张的,摆出了一堆奥特曼的牌面,年轻人不讲武德啊,居然去打印?
这谁顶得住啊!果然不出所料,晚上家园联系册上写,我儿子连自己的小摊都不要了,站在奥特曼前面走不动。
就。。。。又ru了。
也不能怪“孩子过节,妈妈渡劫”,只能怪自己没有难以掩盖的才华、强大的动手能力,妈就是个普妈:上学比不过学霸,现在比不过学霸妈,认清现实接受它,从此放过我的娃。
想到这里就释然了,现实生活中占不到优势算罢,在互联网上开心冲浪缓解一下。
打开小红书,又懵了。这个APP的初衷是:分享吃穿玩乐,标记生活点滴,但有人的地方总有江湖。
人均拥有一个富豪婆婆,爱发红包,出手就送爱马仕,住200平豪宅房产证写媳妇名字,配图是这种赤裸裸闪瞎双眼的转账截图:
拼婆婆的段位高,还是拼老公段位高?说不清楚,但是一样很气人,出入坐玛莎拉蒂,孩子上学保姆车接送,念30万一年的国际学校。纪念日去总统套开房,过生日房间铺满花瓣,讲真这种我真的不羡慕,我只想知道拍完照是谁打扫卫生。
如果没遇上神仙婆婆和老公,还可以修炼自己,晚上撂倒娃之后一边啃鸭脖一边刷刷小red书,你还会看到这种内容:
跟我的40岁为什么差这么多啊!难道只有我才是生完孩子最真实的体态体型吗?
为什么它叫小红书?我猜应该是因为看了十分钟眼圈都会红吧。
对比着我们自己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和孩子斗智斗勇鸡飞狗跳,到底是怎么样的人间疾苦?别的平台带货,小红书带的是生活方式,只可惜,我不配。
在幼儿园是单维度的打击,在社交平台却是实实在在全方位各维度的battle,大家都是妈,差距这么大,还能怎么办,只能卸载它。
其实我们中年老母亲,很多时候顾不上这种“世俗快乐”的比拼,我们有种更高尚的追求--鸡娃。
当你开始囤绘本,上直播课,买原版书,也许就算开始了鸡娃之路,虽然心态佛系,但战术上要重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公众号关注了一堆“家长公众号”。
“清华××妈妈”、“海淀××爸爸”、“常青藤××爸”,他们形象有个鲜明的标签,家住海淀,名校硕士,500强高管,华尔街10年回国创业,对孩子全科教育都很在行,擅长解读教育政策。
他们以“声明一下,我孩子是个普娃”开头,介绍他们家5岁识2000字,4岁读raz G,6岁裸读树屋,7岁刷题上万。。。的孩子。
关注几天,忍不住每日三省吾身:
今天焦虑了吗?/今天虐娃了吗?/今天亲子关系还好吗?
跟她们比,不不不,不比只是看看我都要哭了,都说家长是孩子起跑线,我这是拖后腿拖到十里地开外了啊。
关掉社交软件,,我去娱乐总行吧?谁料想大数据总会检测你的一举一动,打开抖音,给我的推送还是关于孩子的。
本来只是想轻轻松松看个乐呵,但莫名其妙就要带货了,只看了一周,我买过智力玩具、家居用品、书包台灯跳绳。。。
嗨,这不就是视频版的拼夕夕吗?
鸡娃的家长忙着陪读,不鸡娃的家长忙着应付学校安排的形形色色的活动,在这 场战争中,我们都得到了二次成长和发育。
自己读书时偷的懒,现在全部都要还,在工作中被同事内卷,在幼儿园,被其他妈妈内卷,自打娃出生,咱们携家带口都进了一条赛道,各种维度的比拼在劫难逃,但仔细想一想,比的到底是什么?
不敢落后,不敢停下,要把自己活成让别人羡慕的样子。如果比不上,也要精心打造人设,极力证明自己活得潇洒超脱快乐。
前段时间,一篇《你们用焦虑鸡出来的娃,都送到我这来了》刷屏朋友圈。但怎么能不焦虑?原因不是妈妈,不是孩子,不是学校,而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
比赛只有赢家和输家,但人生的可能性还有很多,如果你喜爱竞争,我为你鼓掌。但生而平凡,这辈子都平凡,这个事没什么好焦虑的。
我不相信就我自己在比拼中ru了,你们#有什么惨败经历#,在评论区说出来让我开心一下子!姐妹比惨,痛苦减半,来battle啊!
另外,家有3-6岁幼儿园神兽的邦粉,火速来这个群集合,一起吐槽娃,交流幼儿园生活~
文 / 十三张
图 / 郑州妈妈邦
视觉 / 天蝎
为了正常收到我的推送
请顺手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