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陪伴里,藏着孩子的未来(再忙也要读一读)
在大多数父母的认知里,教育是正正经经给孩子传授知识,也是义正言辞给孩子立规矩。
他们很少认同,陪伴的本质就是一种教育。
陪伴具有无穷的力量,没有陪伴,父母就不可能读懂孩子的心灵,不能够为孩子提供服务,更不用说引领孩子成长。
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只是父母的借口,却有可能造成一辈子的遗憾。
都是父母陪出来的
每年高考结束后,全国各地高考状元都在朋友圈刷屏。
广西高考状元,双科满分;湖北高考状元,语文打破高考纪录;重庆高考状元,创下三元及第的佳绩……
有人发现,这些优秀的孩子在所接受的教育上,都有一个共同点:
湖北高考状元唐楚玥的爸爸说,一定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帮助孩子及早做好规划。
还有重庆高考状元谢欣颖,她爸爸说没有给孩子报班,但很早就给孩子培养习惯、培养兴趣、打好基础。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营养剂,让孩子收获成长中最不可或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些东西,任何人都给不了孩子,只有父母才能给予。
同时,父母的陪伴也是教育孩子的捷径,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爱读书的父母会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沉迷手机的父母会培养出沉迷手机的孩子,孩子身上的所有“果”都来自于父母的“因”。
龙生龙,凤生凤,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的一场修行。
错过将会是一生的遗憾
在一次演讲上,俞敏洪道出了一个大多数人都不愿意面对的事实:
“留守儿童的智力水平远远低于城市里尖子班的学生。”
造成差距的罪魁祸首,正是缺少父母的陪伴。
父母跟孩子一起玩,陪孩子学习,都是在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人际社交能力等。
有的父母把孩子留在老家,让老人来教养,各方面的保守、娇惯、放任导致孩子的发展完全“听天由命”。
有父母陪伴和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真的不一样。
可每每这些时候,父母们总会说:
“我拿起工作没办法抱你,放下工作又没法养活你。”
繁忙的工作与快节奏的生活,正在一点点剥夺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让父母狠心离开孩子,让孩子只能野蛮成长。
当初,,你生下孩子就不管,一心赚钱拼事业还以为是对孩子好。
孩子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有所收获,父母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真正担负起为人父母的责任。
是高质量的陪伴
现在的孩子都太缺陪伴,而现在的父母都表示十分无奈。
可不管工作如何繁忙,不管人生如何艰难,孩子是上天赠予我们的宝贵礼物,无论如何都要对孩子负责到底!
忙是无法避免的,每个父母都要学会深度陪伴孩子,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抓好三个时间段
①早晨的黄金半小时
在孩子起床后,给他一个暖暖的拥抱,夸夸他的精神气,鼓励他用心过好这一天。
②下班后的水晶一小时
不要急着催孩子做作业,跟孩子聊聊天,说说今天的经历,帮助孩子缓解不良情绪或者解决问题。
③晚饭后的钻石两小时
可以跟孩子玩游戏,陪孩子深度阅读,或者让孩子展示学习成果,要专心对待,耐心倾听,用心回应,争取做到全身心的深度陪伴。
牢记三个“不要”
· 不要讲大道理,站在孩子的立场来倾听。
· 不要过分干预,给予孩子充足空间。
· 不要三心二意,全心全意才有效。
孩子其实不需要父母有很多钱,也不需要父母给自己很多好东西,他们最需要的只是父母的陪伴和关怀。
父母,真心的陪伴,才是给予孩子最高级的爱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