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死亡”这个禁忌的话题(3)
03
间接型:借助绘本来解释
和很多家庭一样,王先生夫妇由于工作原因,便将7岁女儿放置在爷爷奶奶家,与他们朝夕相处,感情深厚。
但是近年来爷爷身体一直不好,并于今年年初去世,刚开始,他们不敢直接告诉女儿,怕她接受不了,因此他开始向朋友圈寻求朋友的帮助。后来,一位朋友向他推荐了一本名叫《汤姆的外公去世了》的卡通绘本,他便买了这本书,并慢慢开导孩子。
对死去的亲人,我们有比悲伤、哭泣难更好的方法去怀念他们。这本书告诉孩子,‘生命有终点,但爱延绵不绝’。”
04
比喻型:生命就像一棵大树
来自河北石家庄的刘先生,他的侄子今年只有10岁,但在今年的正月十九,他的爷爷去世了,一家人思考了很久,决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告诉孩子爷爷的死讯。
“我们告诉他,生命就像一棵大树,是连绵不绝的,春天会发出新芽,到了秋天,树叶就会掉落下来,落到泥土里,成为大树的养料,爷爷就像是秋天的树叶,而你正是春天的新芽,在你的血液里,永远都有爷爷留下的‘养料’,所以不要太难过,爷爷的生命其实还在你的身上延续着,就像你的心里,永远会给爷爷留下一个位置。”
正确认识死亡,死亡并不可怕
在国外一所幼儿园里,一个叫蒂米的男孩患脑癌去世了。是说蒂米转学或者出远门了,使孩子们平静地淡忘蒂米的消失,还是告诉孩子们这个不幸的事实?
老师黛尼尔选择了让孩子们围坐在她身边,轻轻地告诉他们:“脑瘤使蒂米的大脑停止了工作,,使他的身体停止了工作。就这样,蒂米死了。”
之后当她分发学习用品或组织幼儿游戏时,总有孩子说:“老师,您忘了蒂米的那一份。”她也总是回答:“蒂米还在这儿吗?他还能回来吗?”孩子们终于知道:蒂米死了,不会再回来了。
想过把蒂米生前使用的小桌子搬走的黛尼尔,最后还是组织孩子们讨论如何使用蒂米的桌子。于是孩子们将蒂米的桌子抬到活动室的一角,摆上他生前最喜欢的恐龙玩具和与恐龙有关的书。
并在每本书的扉页上写道:“送给特别喜欢恐龙的我们的朋友——蒂米。”
这使孩子们明白:蒂米死了,不会再回来了,大家很悲伤,但蒂米和大家在一起的日子永远难忘。
黛尼尔的做法,代表着:一是坦诚面对死亡事实,正确认识死亡;二是同时把它作为情感教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