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火爆街头的港式小吃,现在你的城市还有吗?
最近开始刮起一股新一轮的复古风潮。打开某音,全是“欢迎来到90年代”,有大波浪、大背头、喇叭裤、BB机……能用上去的时代元素轮番上阵。
电影《新不了情》里的钵仔糕
对于台台来说,复古就是看一水儿的港片,特别是我最爱的港星刘青云、袁咏仪主演的《新不了情》。
当看到女主角阿敏对卖钵仔糕的摊主说:“给我一个白色的,给他一个咖色的。”
让台台瞬间想起小时候守在校门口等着钵仔糕出摊的急切心情。
传统的老式钵仔糕是以小钵加入米浆,蒸熟成米糕而得名。据说,钵仔糕的原始造型在明朝就已经出现,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慢慢传入香港。
电视剧《城寨英雄》
由于制作简单,那时的穷人们会挑担去卖,以此养家糊口。钵仔糕味道香甜软糯,吃下嘴扎实,价格又便宜,成了非常得民心的街头小吃。
随着时代发展,这个推着小车在街边叫卖的钵仔糕开始走进年轻人、小孩子的世界。它的口味变多了,单纯的红豆馅升级为抹茶红豆,巧克力味的外面再裹一圈可可粉。
新一代的港式钵仔糕也由透明的糕体替代之前老式钵仔糕的白色和咖啡色。(其实就是白糖和红糖造成的颜色差异)
活跃在互联网上、喜欢po图分享多姿生活的年轻人不用在街边蹲点,守候这种童年的味道,而是直接找到配方,自己在家就能制作。
首先准备好相应材料做馅料:台台想吃抹茶红豆、草莓、桂花、百香果、椰汁西米露、巧克力。(不好意思,想吃的太多惹)
接下来我们做粉浆:粘米粉50g、木薯粉150g、澄面50g混合在一起,然后加入150g水混合成粉浆。
(这里是老式钵仔糕的配方,如果你想要透明版本的那款,就不需要添加粘米粉,多加点木薯粉或马蹄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