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别再冤枉孩子不听话,明明是你自己说不清(2)
在这方面,小D就特别听我的话,特别听认知老师的话。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给的指令更加简单有效,通过这些指令小D可以感受到“我们是在帮助她一起完成”,而不是借着指令的名义“碾压她的智商”。
后来我是怎么教小D脱鞋的呢?很简单,把自己现有的认知清零,假设自己一点都不会,关于脱鞋我该分几步做。
首先,膝盖弯起来。
然后,把鞋子打开,有两个,一个,两个。
最后,手握着脚后跟往外拉。拉,使劲拉~
你看,老公的那句“就是这样啊”,我细化成了三个步骤,每步都用次序开头,让小D方便记忆一共有多少步骤,每个步骤都给予了具体的要求,动作到底是这样的。
我演示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三步骤进行,慢动作展示给小D看。后来小D自己实际操作时,我也是根据三步骤用语言提醒。就这样练习了几次,她自己就学会了。当然,之后也会有反复,但是每次我都会继续用这样的指令来给予她提醒,大多数情况下都能非常配合地独立完成。
10个月时,我让小D帮忙整理玩具。我说的是:
第一,小D去把那匹马拿过来
第二,把马放进盒子里
第三,把盖子盖上
22个月时,我教小D自己穿袜子,我说的是:
首先,把两个大拇指放进袜子里
然后,用力拉开
再然后,把脚抬起来,伸进袜子里
最后,用力往上拉
简单吗?很简单,难吗?也很难。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遇到的很多事情都是我们每天习以为常的,是我们已经重复做了几千几万遍的。我们容易出现“想当然”,容易出现“就是这样啊,怎么不会”的情绪。
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多从孩子的认知水平出发,才能真正帮助到孩子。这份帮助的感觉,孩子一定会体会到,自然也就会更加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