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哪里的肠粉最好吃?
在广州的早茶圈里
肠粉,拥有难以撼动的「一哥地位」
单是大众点评,就收录了8334间店
不用打开导航或地图
楼下总有一间肠粉店常驻身边
每当讨论起肠粉时,难免离不开经典的「广潮之争」。
常见的广式肠粉,用米浆为原料经猛火蒸制,都是白白净净的一碟。粉皮薄得透明,能隐约看见馅料的基本轮廓,酱油清澈不浑浊,只泛油光点点。
跟广式做法大同小异的潮汕肠粉,所用馅料以冬菇、虾米、牡蛎、土鱿、牛肉等鲜货为主。特别之处是在浓稠、咸香型的酱汁,质感类似粤菜烹饪中的「玻璃芡」。
广式、潮式肠粉都享负盛名,各有拥趸。
但关于肠粉的「进化论」,正确说法是先有罗定肠粉,再是广式肠粉,接着才有潮汕肠粉。
根据记载,肠粉最早出现在唐朝泷州(现在的广东罗定),是一名佛家人在龙龛道场的无意发明。
起初他是用米浆加上油盐、花生碎、葱、韭菜混合蒸制成一块半厘米厚的米糕,方便随时食用。
因为制作时间短、用料简单、味道清爽、质感细腻嫩滑,龙龛糍在泷州流传起来。
回到京城后,他对罗定肠粉念念不忘。因为其强大的带货能力,越来越多小商贩开始投入到肠粉生意里,肠粉才在岭南流传,演变成现在的广式肠粉。
大致上,广式肠粉店制作工艺不外有三:窝篮、布拉、铁柜。
无论是哪种「肠粉工艺」,一碟肠粉从磨浆、调浆、刷油、拉浆、倒浆、进屉、控火、起屉、刮粉、摆碟、调酱汁……都极其考验师傅的手艺和功夫。
在肠粉店林立的广州,即使是路边吃到的一碟朴实无华的肠粉,也蕴藏了不少学问。
旧时传统的广式肠粉,由竹编织而成的窝篮来制作,又被叫为「窝篮肠粉」。
在芳村做了20多年的食尚居窝篮拉肠,是目前广州为数不多,且公认做窝篮肠粉最好的老字号店。他们家的窝篮肠粉,经过改良广州沙河饭店的簸箕七色粉而成。
不过窝篮的做法相当繁杂,先是要均匀地刷上一层粉浆,再借用臂力抓住筲箕两端摇至均匀,,力量要控制得恰到好处,做出的粉皮才薄而不破。
窝篮肠粉对粉皮的厚薄有着严格要求,厨师把握好每一勺米浆的份量,让粉浆恰好摊平整个筲箕。
蒸出来的粉皮得薄至透明,能看见窝篮的肌理才算及格。
粉皮越薄,在同样蒸制时间下,肠粉的每口质感都是一致。否则,厚薄不一除了难以控制火候,还会造成夹生或过熟的糟糕口感。
薄如蝉翼,也正是窝篮肠粉的最高要求。
在演变过程中,广式肠粉实际上并没有存在「正宗」的说法。
布拉肠的出现其实是在长期高温蒸制下,窝篮肠粉因筲箕损耗大,更换成本高,为了省工省时,才改良出如今的布拉肠粉。
布拉肠粉用棉布代替筲箕,操作上需要由「麒麟臂」切换至「铁砂掌」。
比如东川路的穗银肠粉店很受老广欢迎,他们家做布拉肠在广州出了名。布拉肠的巧妙之处是使用了透气性更好的棉布,米浆在水蒸气的作用下,更容易熟透。
米浆得到棉布的「保护」,在强烈蒸汽下不至于跑掉水分,肠粉质地更加爽滑。
但因为棉布流动性差,不能随意摆动让粉浆上得均匀,更多是需要纯手工制作。
因此布拉肠粉没有办法做到粉皮厚薄一致,以至于人们常说——
「吃布拉肠,追求的是爽滑,跟窝篮肠粉的干爽完全是两码事。」
要清楚,肠粉的灵魂更多是来自米浆,一碟肠粉够不够「味」,米浆一定要用早造米磨制。
广州有很多老字号,像江南西的清记竹窝肠、刚辉粥粉面店,都是坚持每天早上石磨米浆做肠粉。而石磨米浆的好处无它——粉浆更细腻,比调配干粉更具大米的清香。
不同于做炒饭,需要多放佐料吊起米饭的味道,做肠粉的大忌是放超多馅料。
在肠粉店,无论你点猪肝肠、牛肉肠还是鸳鸯肠,都能发现——价格上的差别不在于肉的分量,再贵的肠粉,米浆跟馅料的比例始终是呈现恰到好处的「结合状态」。
别小看肠粉师傅似乎是随心所欲手一挥,他们可会明确把控「肉的斤两」。
要照顾到肠粉的蒸制时间,肉不能切得太厚,否则不能及时成熟,也不能放得太多,不然粉皮跟肉馅呈离合状态,十分影响卖相。
想要蒸制过程中清甜的肉汁能迅速渗入粉皮中,肠粉跟肉料的配比一定要达到一致。以瘦肉肠为例,一般为一勺米浆,一茶匙肉末。
除非你额外要求「加底」,否则师傅不会随意更改粉浆跟肉的比例。
肠粉,一直都是广州人早餐中的白月光。
天气炎热的时候,当米香十足,咸中带甜的肠粉滑入喉咙,整天都能被这份「清淡」抚平烦躁。食欲不振的老饕正餐都会吃上一份肠粉,以米气治饱肚。
再冷一点的时候,楼下的肠粉档都会集聚人潮。
上班上学来一份热气腾腾的肠粉,趁热暴风吸入,即可获得整天的温暖。
从操作复杂的窝篮肠粉,到演变的布拉肠粉、抽屉肠粉,不同时代的「肠粉形态」刚好代表了不同时期的广州。
如今,为了追求口感及效率共存,越来越多花式做法不断涌现。买上「拉肠粉」在家用铁锅蒸煮,随时都能将一道广式肠粉完美复刻。
也正因如此,传统肠粉开始变味,师傅对米浆调配的精准把握、火候恰到好处的拿捏,这种「匠心」精神也不复存在。
坚持做窝篮肠粉、布拉肠粉的老字号,逐渐淹没于广州的发展中。
吃一口古法炮制的肠粉都演变成网红打卡,那碟有滋有味、有纹有路的肠粉变得「难吃」的最大原因,却是人们不愿意吃了……
不如趁着传统的窝篮肠粉、布拉肠粉工艺还没失传,趁着一些老字号店还没倒下,赶紧前往拜会,吃上一口传统的广式肠粉,重拾「记忆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