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学生跳楼自杀的事件开始频繁的发生。4月16号,西安浐灞二十小学又有一名6年级女学生小田(化名)坠亡。校方通过调取监控视频,看到小田手里拿着的东西,疑似是钱,就怀疑小田是“小偷”。据孩子的母亲说,最开始是班主任找小田谈话,小田没有承认。而后班主任、副校长以及另外一个老师,对小田进行了半个小时的审问,小田承认了。在得到小田的“口供”之后,老师给小田的妈妈打了电话,要求她到学校来赔偿这笔钱。她独自一人来到了学校附近的一栋公寓,在20层的地方坠楼。国际公寓20楼,我知道我只会逃避,谢谢你们,路脏了,抱歉。看完新闻我心里很久都无法平静,这个孩子还这么小,正是花一样的年纪。无论她到底有没有偷钱,都万万不该以这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再也无法知道,在她决定放弃生命的最后时刻,是在想着什么。也许是想“以死明志”,也许是害怕老师和同学异样的目光或指指点点的样子,也许是担心父母不相信她,也许……她一定也很害怕,一定也有过犹豫和挣扎,一定也有不甘和不舍。惋惜之余,也不禁感叹现在的孩子,真的跟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不同了。他们心思更细腻也更敏感,在我们眼里很小的事情,在他们眼里可能比天还大。他们遇到了难以处理的事情或伤害时,会担心、会害怕、会无助、会逃避……甚至可能会选择走上最极端的那条路。有些困境或伤害,是我们无法预知的。但给孩子面对困难和伤害的铠甲,却是我们父母的应尽之责。孩子遗书中,最让人心疼的一句话就是:家不是依靠,而是用假笑应对的场合。生活中也有很多孩子,会有类似的想法。他们不相信父母会站在自己这边,不相信家人会支持她,不相信再大的风浪,家人都会陪她一起挺过去。我想我们父母最需要反思的,也是这个地方。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失去了孩子的信任,是从什么时候起,孩子有心事不肯跟我们说了?小女孩被班上的一个同学栽赃,冤枉她偷了100块钱。女孩很委屈,大声说自己没有偷东西,并且对逼她认错的老师和同学说:我要给我父母打电话。当时老师很吃惊,因为别的学生遇到这种事,最怕老师找家长。老师在心里制定的审讯女孩的策略就是“如果你说实话,我可以不告诉你家长”,等女孩全招了,再去通知家长。而女孩的父母到了学校,第一件事就是把女儿呵护在他们中间,帮助女儿去找证据洗刷冤屈。父母对孩子,应该有引导和教育,但更重要的是信任和包容。如果父母无论何时,都愿意成为孩子的后盾,孩子就永远是有路可退的。这样家庭环境下的孩子,即使遇到再多的风雨,也知道家就是自己的港湾,有底气面对一切困难。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事情或纠纷,可能会犯错,也可能没有犯错。像这种被怀疑偷钱、被怀疑抄作业、被怀疑弄坏东西的事情,每个孩子都可能会遇到。我们要做的,其实是尽量的去寻找争取,还原事情的真相。男孩小新的父亲接到警察打来的电话,说小区停车场的一辆奥迪车被划伤了。监控显示,奥迪车停放的几天时间里,只有小新曾经靠近过车辆,并且有伸手触碰车的动作。车主咬定车开入停车场之前是完好的,监控能证明只有男孩接近过车辆。即使在车辆现场,小新非常坚定的说不是自己干的,周围的群众也开始纷纷指责。这时候,男孩的父亲留意到了儿子委屈和烦躁的情绪,意识到不能让孩子在大庭广众下接受询问,就让家人把孩子带走。他说,如果孩子做了错事,应该由家长承担责任,在孩子有安全感的情况下进行教育。如果孩子没有做错事,在这种场合,也不能用“闹”的方式来解决,否则就会给孩子留下解决问题就靠闹的错误印象。他先赔偿了车主3500块钱,然后到家跟儿子进行心平气和的沟通。告诉孩子,不管发生了什么,这件事已经告一段落。爸爸只希望你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他和办事的民警一起,调查了小区以及附近地区40多个G的监控录像,不断的查看。最后终于在一家商场车库的录像中发现,奥迪车在儿子靠近之前,车身就已经有明显的划痕。在证据面前,车主退回了3500块钱,孩子也扫清了心头的委屈。这件事让我觉得特别感动,民警的尽心尽责,父亲的理性担当,是他们的信任,给了孩子「清白」,也给了孩子更强大的一颗心。相信未来无论遇到怎样的流言蜚语、怎样的误会打击,孩子都会有能力应对。我们父母、老师、社会,如果能多给孩子一些信任,愿意多花一些时间去寻找真相,就是给了孩子勇敢坚持自己的底气。也许有妈妈会问,如果小田真的偷了钱,老师父母也不能管吗?也要包容和相信吗?我想说,我们需要对孩子进行管教、约束和引导,但同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我们古时候就有7不责的说法,古人都明白的道理,我们今天却有很多学校和家庭都难以做到。孩子即使真的偷钱犯错了,也没必要在大庭广众面前逼他认错。凡事可以回到家里去解决,可以选择更好的方式让孩子记住教训。我曾看过一则新闻,之前看过一则很有意思的新闻,家住在重庆的9岁男孩航航,整个国庆假期都在捡废品“还债”。事件起因是他两个多星期前,迷上了一款手机游戏,为了买游戏里的装备,偷偷的花掉了奶奶微信钱包里的2000块钱。父母发现之后,第一反应是打他一顿,但是又想了想,觉得“打”,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最后决定换个方式,让儿子自己靠收废品赚钱还给奶奶,让他自己体会钱的来之不易。小航航从自己收废品的惩罚中,也确实有了很多感悟,自己承诺在还完奶奶的钱之前,都不会再进行任何娱乐活动,以后也不会再这样做了。请相信,永远有比羞辱、人身攻击、打骂斥责更好、更公正的解决方法。孩子犯错可以惩罚,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经提出过几个惩罚原则:父母从来没有给孩子讲过的道德原则,孩子犯相关错误时,应该减轻惩罚的力度。在惩罚孩子前,需要冷静思考和分析:思考自己对孩子的惩罚是为了发泄情绪,还是为了教育孩子;是否还有更好的教育方法。惩罚孩子之前,要允许孩子为自己辩解。了解孩子的真正动机,避免冤枉了孩子。父母惩罚孩子之前,要明确的告诉孩子他错在了哪里、为什么会受罚,并且惩罚不能伤害孩子的尊严。如果父母能够做到这些,相信孩子面对惩罚,也不会产生愤恨和恐惧,不会走到极端的路上。著名教育学家陶行之曾说:“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
这世界有太多的不完美,被信任和爱滋养过的孩子,才会眼里带着光,心里带着暖的去探索和前行。
在文末点个【在看】,愿每个孩子,都能被温柔相待,被信任包容。
大家按照下面的动图设成【星标】,以免微信改版后,会错过消息。
- 最温暖的育儿公众号 -
200万父母已关注
大家好,我是小树妈妈,爱阅读、爱分享、更爱家里的两个娃。
创办成长树这个平台4年了,收获了200多万妈妈的关注,现在聚集了一群懂孩子、懂教育、懂心理的宝爸宝妈,每天为大家提供原创育儿好文、精选好物、有声绘本,累计发布了300多篇原创文章。
如果你家也有3-12岁的娃,那咱们就算相见恨晚,现在关注,小树妈妈还有见面礼送给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175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