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追电视剧《小舍得》的妈妈超多。有人说:《小舍得》是我今年看过最虐的剧,没有之一。对此结论,我们养娃的老母亲举双手表示赞成。
其中最扎心的部分不是鸡娃鸡到丧心病狂频上热搜的田雨岚;而是全剧公认最佛系、最理智、最主张素质教育的南俪、夏君山一家,从自信到自我怀疑,从“快乐教育”到发动一切社会关系为宝贝女儿抢一个热门培训班,身不由已走上鸡娃路的真实过程。剧情发展到现在,好好的一对高知夫妻居然为了给孩子抢学区排位,差点要去民政局假离婚……荒诞又真实的情节,真的让同为父母的我们扎心到胸闷气短!就像生活中大部分普通父母一样,南俪和夏君山,一开始可不是这样的。她们随女儿的兴趣培养她的才艺,唱歌、主持人……不图什么,孩子喜欢就好。一到了周末就是一家四口撒丫子的疯玩,欢欢5年级以前没上过一个辅导班。哪怕是高年级课业负担陡然加重,孩子的数学成绩下滑到了45分,夫妻俩达成共识的第一件事也是先安慰孩子,丝毫没有责备的意思。妈妈南俪无意中对别人孩子考了八十多分流露出羡慕,老公第一时间提醒她:不要攀比。可是正如我们身边的每一个普通家庭,当真实的升学焦虑逐渐显露,远大理念往往敌不过眼前的困窘。夏君山一家纤毫毕现的演绎了这个身不由己的过程:夏欢欢因为成绩差,被同学嘲笑做鬼脸,当爹的高喊:我去找他爸去。再到孩子因为成绩差,丢了副班长,小队长也没选上。夫妻俩对女儿的心疼,开始夹杂着自我怀疑。之后孩子一次次因为成绩遭受打击,在继姐妹田雨岚的“鸡娃”刺激下,夫妻俩第一次开始认真考虑,是不是要给孩子报名一个奥数班。这对“理智”夫妻的育儿滑铁卢有点似曾相识内味儿对不对?现实生活里,很多父母并不缺乏教育理念和初心,但是往往在教育内卷的胁迫下败下阵来。正如夏君山在戏里总结的“剧场效应”:剧场里一个人为了看得更清楚站起来,后面的人也不得不站起来,最后大家都站起来,甚至站椅子上。那放弃了“素质教育”,加入鸡娃大军,是否是教育焦虑的解决之道?戏里欢欢在挤进奥数班之后,确实有小幅成绩提高,情绪也大大改善。用夏君山的话说就是孩子找到了一种和大家一样的“安全感”。戏外,不止一个妈妈跟我们说过,“跟着大部队跑起来,至少心不慌”、“孩子都有自尊心、好胜心,你不让他学都不现实”……单说11岁的欢欢,在文艺和表演上很有灵性,在思维学科上确实吃力。数学成绩稍有提高,语文、英语的短板马上就显现出来。摆在家长面前的问题变成:要不要再报两个班?既然跟进了这门要不要也跟进那门?这不光是对家长财力精力的挑战,更是对孩子的挑战:连轴转学起来之后,孩子真的能够理解、消化和吸收吗?每个孩子都适合这种学法吗?剧中欢欢身上很快浮现了负作用,写作业开小差、捏橡皮,学习不能集中精神,老师讲完爸爸讲,同样题型换个数字还是不会。一向都把女儿当作掌上明珠,为了孩子少受罪宁愿替女儿去听课的夏君山,在这个过程中也累也有挫败感。在欢欢再一次偷懒磨洋工之后,他的情绪也崩溃了,把女儿吼到呕吐抽搐。与此同时,奥数班里节奏快,老师为让家长看到短期效果拔苗助长的教学方式,也显露出弊端。夏君山去找老师理论,得到的回复是“你的孩子脑子不灵光”。一气之下,两人闹到大打出手。说到底,不管是自己鸡娃还是辅导班鸡娃,从来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家长的问题。人生的学习、成长、工作、际遇都有很大随机性和不可控,我们的人生如此,孩子也一样。一劳永逸的教育方式并不存在,最终能解决问题的不会是辅导班,只能是家长在教育天平上不断的修正舍和得。所以这才是《小舍得》真正虐心的现实内核:养育不仅仅是收获,还包括无数揪心的取舍。对99%父母来说,生一个天赋异禀、十项全能、品学兼优又省心懂事的“牛娃”仅存在于想象,大部分时候,我们想要孩子有个性又会才艺,就不能把升学模板套在她身上;我们想让孩子成绩冒尖,就不得不牺牲孩子疯玩的时间;甚至在升学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为了孩子的前途,做父母的还要舍弃自己的时间、事业、生活、钱……PPT里列举了毕业生的一些数据,结论是以素质教育为主的风帆在升学率上确实拼不过邻近的民办学校。但是在升入高中、大学之后,曾经被一味“培优”的孩子,可能出现厌学情绪、有建树者少。风帆的学生却表现出了后劲儿,学习能动性和自主意识更强。显而易见的推论是:透支孩子获得的短期成绩,有可能以舍弃孩子的长期竞争力为代价。《小舍得》里鸡血妈妈的典型田雨岚,从小就对儿子子悠进行所谓的“精英”培优教育。从早上六点多起床到晚上睡觉,孩子除了学习刷题,没有一点点空闲时间,连踢球都是奢侈。高压之下,子悠从一开始的“听话”“懂事”,到后来的在家长会上公开说:而子悠在巨大压力下不经意把手指抠烂的小动作,似乎预示着他的心里承受能力已经到达了崩溃的临界点。为了得到成绩,舍弃孩子的快乐和个性,这背后的代价不仅仅是孩子的也是家长的。
我们不是说做父母不能望子成龙,不能给孩子报培训班。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放弃初心是危险的。我们可能被眼前的得失蒙蔽,迎来过犹不及的结果。
剧中有一位校长说到过教育的目的,他说:让孩子热爱生活,他们才能热爱学习。而学习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一生都热爱生活。这话每字每句我们听来都懂,不过真到现实里却没几个人能实践到底。就像电视剧直白的名字“小舍得”,字面简单,但想要拎得清这“舍”和“得”却需要太多的智慧和自省。电视剧原著作者鲁引弓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希望作品是一面镜子,在让父母们照见焦虑的同时有更多思考。很显然,他的目的达到了。我们不妨从中找一找自己的影子,也以此为契机好好思考一下我们想通过教育带给孩子的,究竟是什么?因为对我们这代中国父母来说,“小舍得”也许才刚刚开始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182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