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乐享智慧生活 文化体验更加丰富
制度规范是保障文化权益的基础。在《通知》引领下,各地在制定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相关标准和规范时,充分考虑老年人在智能技术运用方面的实际情况,着力做好兜底保障,写入专项规范目标,通过保留传统预约方式、允许他人代为预约、保留免预约名额、保留传统登记方式、提供人工帮扶和做好信息引导方式,为老年群体提供有温度的人工服务;通过鼓励适老化智能服务和产品开发,有力回应老年群体智能化学习和服务需求。
北京市印发了《关于提高图书馆、文化馆等场所服务适老化程度的通知》,要求文化馆、图书馆提供更多适老化智能产品和服务,为老年读者保留人工服务窗口,在设立各式醒目指示牌的基础上,安排专人在现场进行信息引导帮助,优先为老年人提供找书、取书、复制等服务,及时解决老年人的疑难困惑;落实老年人优待措施,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公共图书馆一卡通押金减半,老年人参加文化馆培训班享受免费或优惠政策。
《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积极适应老龄化发展趋势,建设一批文化馆、老年文化大学,让更多老人享有更优质的晚年文化生活;面向老年人群体开展数字技能和文化艺术培训,切实解决老年群体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等问题;活跃“银龄文化”,让更多老人摆脱孤独,融入社会,享有更优质的晚年文化生活。
纲举目张,制度的建立为老年人寻求智能技术应用技能提升铺平了道路,让更多智能应用成果覆盖老年群体,为老年文化生活带去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各级培训是提升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有效措施。各地加大对老年人用手机打开防疫码、分时预约系统、购票系统、自助讲解等相关智能设备使用的培训辅导,截至今年6月底,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等举办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培训班共计68341班次,约282万人次参加。
湖北省图书馆2021年开展“银龄E时代 网罗智生活”老年人智慧触网系列主题讲座,天津市图书馆策划举办了“智慧助老 畅享数字生活新方式”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课堂系列讲堂,帮助老年人解决“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智能设备的问题。
从2019年到2021年6月底,北京市共开展线上线下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培训班10843班次,约28万人次参加;西城区第一图书馆面向社区中老年人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每年举办3期“信息技术训练营”,推出计算机软件知识、智能手机使用、常用APP使用等丰富课程,为社区中老年人搭建了一个社区终身学习平台。
自2008年开办至今,山东省济南市图书馆承办的“夕阳红”老年电脑公益培训,已开设培训90余期,累计授课2000多课时,成为深受老年读者欢迎的服务品牌;临沂市图书馆自2013年起每年面向中老年人,举办智能手机应用、计算机使用等公益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1000余名,培训500余课时,最大学员年龄85岁。
江苏省南通市图书馆在课程设置上则更进一步,除开设老年人信息素养提升课程,辅导老年人认识和设置手机图标、选择与应用视频APP等外,还将课程延伸至虚假信息识别、垃圾信息清除、个人信息保护,更好地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安徽省合肥市、天长市、明光市等多地连续多年面向老年读者群体举办智能培训项目,包括数字阅读、网络资料检索、PPT制作、PS图像处理等多种紧跟老年群体需求的内容。
主题鲜明、思路开阔、形式多样的培训,在帮助老年人解锁智能技术的同时,还提升了老年人自我效能感,进一步打通数字应用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增强了老年人的数字生存能力。
拓展渠道、增加供给,不断开创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新局面。各地大力丰富老年人智能化服务渠道,帮助老年人通过更加简单便捷的方式,云参观、云逛展、云看剧,实现老年人由被动触网到主动入网的转变。
广东省着力打造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目前已有83个文化馆对接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自建数字文化资源达4.2TB,涵盖老年人喜爱的书法、戏剧、广场舞等,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可提供1000多种大众期刊线上阅读。各类云平台,为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在家学习文化知识、享受文化大餐提供了便利,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此外,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还专门部署安装了32家“一证通行”核验系统,方便老年人进出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
云南省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在网站、微信平台等推出直播、在线课堂、云上展厅等数字专栏,,让老年人在家即可鉴赏文化艺术作品、获取文化信息、聆听艺术讲堂。
依托“文化上海云”数字服务平台,上海市联动抖音、喜马拉雅等开启云上文化惠民服务,“市民文化抖起来”等活动吸引了广大老年群体线上参与。
北京市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组织开展“文化让生活更美好——您教我用筷子,我教您用手机”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帮助老年人解决使用智能化设备困难的问题,并录制教学短视频,便于老年人随时随地反复观看学习。
四川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组织开展全省公共文化场馆网站、移动应用端改造行动,重点推动老年人经常使用的功能大字体、操作简化等适老化改造,使其更便于老年人获取信息和服务。优化界面交互、内容朗读、操作提示、语音辅助等功能,并将适时推动第三方企业提供相关应用的“关怀模式”“长辈模式”,将无障碍改造纳入日常更新维护。
围绕老年人在文化娱乐方面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公共文化机构正在联合社会力量,探索开发更多适老化智能产品和服务,推动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更加普遍,传统服务方式更加完善,更有利于通过文化力量让老年人融入智慧生活,畅享发展红利。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彬
题图:图虫创意
编辑:宋雨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