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自己可以爱人,也可以被爱;想找到不再让自己受伤的办法;想过那种‘喜欢’多于‘讨厌’的人生;想累计失败的教训,把目光转往更好的方向;想将情感的波澜视为人生的节奏,享受其中;想成为即使行走在一片漆黑的道路上,仍能长时间驻足在偶遇的一束光前的那种人。我希望总有一天,自己可以成为那种人。”
这段文字的作者,是一个与普通人没什么不同,但十几年来饱受“轻郁症”和“焦虑障碍”困扰的韩国女孩。相比于堪称更多活在地狱里的人,她的生活似乎没什么大起大落,却总有难以言喻的痛苦;会因为朋友的玩笑而放声大笑,之后心头又涌上一股说不出的空虚;努力融入团队,外表假装正常,但内心早已千疮百孔,每天都生出辞职的念头;一直被男友喜欢着,却又总怀疑他为什么会爱上这样平庸的自己……当然,虽然无论如何也不觉得幸福,但每当肚子饿的时候,她还是会去吃自己最喜欢的辣炒年糕。
01
对于做不到的人来说,“加油”简直就像毒药
我的母亲一直都认为自己是缺乏自信、不够聪明的人,这从她的话语中不难发现,因为她的每句话里,都一定会出现一些批评自己的言语,例如:我是个路痴、我很蠢、我不太能理解其他人说的话、我没自信、我做不到。
因此,我们家三姐妹也自然而然地遗传到她这样的性格,明显都是内向的人,自尊感也偏低。小时候更严重,我们都是不折不扣的胆小、怕生、内向的孩子。而且母亲不论见到谁,都一定会先自曝我们的缺点:“这孩子就是没自信 ,她因为有异位性皮炎……”
这也是我们的内心会先萌生出羞耻而非自信的原因所在。随着年龄渐长,我希望自己可以活得坦荡、有自信,不想再畏畏缩缩。于是我对母亲说:“妈,我对自己太没自信。”结果得到的回复竟是:“为什么会没自信?干吗这样,要给自己多一点自信啊!”当时我无奈地笑了。原来母亲并不希望我们遗传到她的性格,所以才总是对我们的缺点感到愤怒。
她希望我们才华横溢,我们却没什么才华;她希望我们可以勇敢地站在别人面前,我们却胆小如鼠;她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当空姐、跳爵士舞等,加诸我们身上,期待我们帮她一一圆梦。不幸中的万幸是,她没有太强迫我们一定要照她的意思执行。
不知从何时起,我发现自己会对“加油”“找回自信”“不要畏缩”等励志话语感到头皮发麻。拜我这内向、容易没自信的性格所赐,每次在学校、职场都会遇到障碍,不论是分组讨论还是上台做报告、开会等,都让我厌恶至极。我以为这些经验能累积出心得,使我越来越能够驾轻就熟,,没想到每一次都会让我遇见一连串全新挑战,新的人、新的事、新的主题、新的场所,不论怎么突破,都像一场没完没了的游戏,永远没有终点。
有趣的是,这些话反而能对我起到安慰作用:“为什么要强迫自己故作镇定?”“干吗要装得很有自信?”“紧张就紧张,没有关系。”“不需要什么加油。”
用假象来伪装自己,总有一天会露出马脚,而且我很讨厌装得四不像、装没事的自己。还有什么事情比明明不勇敢,却要装作一副很勇敢的样子更显笨拙的呢(这和努力想让自己变勇敢是两回事)?就如同叫一个没自信的人假装很有自信、叫一个根本不畏缩的人假装畏缩一样,既荒谬又愚蠢,世上还有什么事情比叫一个根本提不起劲的人硬着头皮来加油更悲惨吗?
所以大学时期的我,每次上台报告都会先讲这段话:“我是个很容易紧张的人,所以报告时会脸红,高中时甚至被同学取了个绰号叫‘红人’,所以万一各位发现我在报告时满脸通红,还请多多见谅,不要被我的脸吓到。”然后全班就会哄堂大笑;令人惊讶的是,每次只要像这样先把丑话说在前头,当天的报告就会异常顺利,我的脸也不会涨红。
每当我陷入低潮时,要是有人在一旁叫我“加油”,我就会恨不得一把抓起对方的衣领,大吵一架。其实这种时候,只要有人默默坐在一旁轻拍我的肩膀,或者一起思考有什么解决对策,陪我一起难过、生气即可,有经验的人也可以说说自己的经验,然后告诉我其实没什么,都会事过境迁的,这样就够了。这才是真正的设身处地为我着想,也是真正的安慰、沟通和维系关系。
“加油”“没什么好害怕的”“多一点自信”,对于做不到的人来说,有时候这些话简直就像毒药,甚至是在伤口上撒盐,就如同过去十年间所有自我成长类与散文类书籍都改用“安慰”取代“鞭策”一样,我们不够完美也没关系、有点笨拙也无所谓、不用加油也无妨。我今天可能会表现好,也可能会表现不好,这些都是人生中的经验,没有关系。
02
同理心需要学习,同时还需要一些想象
昨天是母亲的体检日,同时也是外婆北上首尔的日子。我只要一想到面对陌生事物会先惊慌失措的母亲,以及婶婶和外婆三个人在大医院里四处徘徊的画面,就会耐不住性子,替她们感到担忧,最后,我决定向公司请半天假,与她们同行。
外婆每三个月就会来首尔一趟,检查一下身体,再领药返乡。因为她住的地方没有大型医院,一开始外婆是在安山市看医生,后来换去首尔永登浦区的医院,现在则是在位于首尔北边的一山新都市看医生,前前后后总共换了三家医院。每三个月,外婆的三个女儿就轮流带她去看医生,先从小姨开始,再换大姨,最后换我妈。
小姨的家其实离我们家很近,但是已经很久没有联络,我问过母亲原因,母亲说她也不知道,外婆则认为小姨一定是嫌她麻烦所以不联络,甚至对此感到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母亲的表情也显得略为复杂,那一瞬间,我的脑海闪过了一个念头:“外婆又不是每个星期来,只是三个月来一次,怎么能连一通电话都不打?实在太过分。”
那天晚上,我想起了过去记忆中的小姨,她很喜欢阅读,总是细心照顾外婆和外甥女,对于我们三姐妹来说,小姨是非常特别的人,小时候,她代替父亲带我们四处游玩,还给我们讲好多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每当父亲要动手打母亲时,我们总是给小姨打电话哭诉,反而不会打给住得差不多远的大姨。如今回想,小姨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就像是第二个母亲,她可以令我感到安心自在,甚至比我的母亲还要聊得来,也很聪明。如今,那些画面都已成过去式。
当我想起过往的小姨时,突然闪过了一个念头:“那个人变了”很可能只是一句废话。不论是希望对方能始终如一,还是期许自己不要有太大改变,对于某些人来说,都有可能是非常沉重的包袱。
当人生已经变成只是为了生存,且生存问题的比重高到无暇再花心思在其他事情上面时,再加上时间飞快,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许多事情干涸朽烂时,也许期望对方能和当初一样始终如一,是一种既矛盾又自私的心愿。
我试着去想象,小姨的人生很可能就是如此,一点一点地面临危机,将其吞噬,如果没有像我一样去仔细回想,根本不会察觉有异。当她对自己的希望落空时,对周遭其他事物也会意志消沉,变得不想做任何事,不想参与或干涉任何事,最重要的是会变得独来独往,不想和大家一起,失去对人际关系的欲望,让自己彻底变成一个独来独往的人。
明明可以这么容易地察觉,而且我也比其他陌生人更了解她的人生过往,在那当下我却还是先闪过了“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外婆”的念头,我对于这样的自己感到有些失望。就算假装没这回事,那个念头还是瞬间蔓延至全身,早上起床时我发现胃不太舒服,宛如是老天给我的惩罚一样。
丽贝卡·索尔尼(RebeccaSolnit)在其著作《遥远的近旁》( The Faraway Nearby)中写道:“同理心需要靠学习,同时还需要靠一些想象。”自己内在没有的种子,绝对不可能发芽茁壮,这也是我们一辈子都只能和别人走在并行线上的原因。然而,我们可以靠想象和学习创造出内在没有的东西,同理心便是其中之一。
过去的我一直认为同理心是自然而然会产生的心态,但是我后来发现,当你懂得去创造内心原本没有的东西,能够对他人感同身受时,才是真正的成熟。
想象并学习自己难以理解、难以感同身受的情感,是一种对他人的爱的表现。虽然我可能无法百分之百体会对方的立场与处境,但至少要有一颗努力尝试理解的心。
我认为自己有无意识到这一点有着天壤之别,因此,我下定决心先从比较能产生同理心的对象开始练习,也就是过去我很喜欢,但不知从何时起渐行渐远的那些人。
03
人不只本性难改,思想和态度也很难改变
虽然有无数句至理名言深植脑海,却很难遇见一位真正不错的人,因为要成为一个不错的人(我心目中理想的样子),过程实在太困难,人往往不只本性难改,思想和态度也会因自己累积、衍生出的各种问题而很难改变。就算知道那些句子都是金句良言,但还是很难付诸执行,就算执行了也维持不了三天。文字和行为的性质本就不同,文字容易隐藏,但是下意识做出来的动作却难以隐藏。
大部分人都没办法做到言行合一,无法像修行一样检视自己的态度,很快就会打回原形。所以我特别尊敬那些意识到自己面对人生的态度有问题、通过行动证明自我改变的人。
我在想,看着那些头头是道的文章,会使我内心感到不自在,因为我从来没看过言行、文字保持一致的人,我会怀疑作者的真实面目。最糟糕的是,就算真的遇见这种一致的人,我也会感到不自在,因为会觉得自己顿时变得渺小,担心自己会被那种人瞧不起,或者一眼看穿我的肤浅,也难怪我会对相对单纯、比较纯真的人更有好感。
我现在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我的本性忧郁又胆小,不太有远见,也缺乏洞见;擅长的只有反省与自虐,但也仅限于一时,明明头脑很清楚,却很难把轻松习得的知识内化吸收。我看着这样的自己,感到既没用又矛盾。
然而,我心知肚明,就算我讨厌这样的自己、虐待这样的自己,也不会有任何改变。我只能接纳如此不完美的自己,感受着每次面对自我省察、有新领悟时的那份羞耻与喜悦,并期许自己可以有细微的进步与改变。
最终,我仍然无法一步跨越到我所羡慕的那些人身边,唯一能使我变得更好的方法,只有慢慢向前迈进——可以保留判断,但不强求,并且接纳自己感受到的无数种情感。毕竟自责也无法使自己一夕之间变得聪明绝顶。
也许人生就是一连串学习接纳的过程,无论是接纳还是放下,都不是人生某个特定时期才需要拿出来的态度,而是一辈子都需要练习的课题。我必须接纳每个人都有缺陷的事实,然后先从接纳自己开始,不能再对一事无成的自己抱有任何期待。我只期望自己每天都能领略、学习到一些新的事物。
04
好好过日子的方法,就是和大家一起生活
过去曾有一段时期,我只想要沉默不语,不,应该说是非常渴望能够如此,我只想要简单、轻松、冷淡、无感。同理心成了我当时的生活主轴,也是一大片阴影,覆盖着整个日常;不论是在观赏韩剧或电影时、听音乐或看照片时、听
着某人的故事或倾听自己的故事时,我都很容易深有同感,宛如“泪点”(punctum,意指极度个人的经验,以致引起情绪波动)一样,没头没脑地冲向我,那是一种既熟悉又厌倦的感觉。
所以我盖了一座名为“包容”的围篱,在里面安全度日。
当时我以为是自己主动走进去的,但是从结果来看,我等于是被囚禁在那里面(虽然我很不想用囚禁来形容)。我以为自己会变得幸福,但事实证明并没有。每次我都想证明自己没有错,也一直渴求有限的爱情。我整天开口闭口都是“为什么我会这样”,对这世界和其他人也感到越来越疏离。本来一心想要变冷淡的我,等真的变冷淡以后,我的世界也从此冻结成冰,不论触碰任何一处,都感到疼痛、冰凉、愤怒、怨恨。
如今回想,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因为我盖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围篱,不与任何人往来,也不与任何人分享,最终,这就跟盖了一座冰冷的城堡一样,过度执着于人们冷漠的一面,人生也变得毫无温暖可言,只剩下满满寒意。那些沉重的情感时时刻刻涌现出来时,都会令我备感窒息,完全没有排解的方法。当时是我第一次寻求专业医师协助,也可以明显感受到自己的状态已经变得不能再与人侃侃而谈心里话。
从那时起,我开始练习对家人、朋友、同事、陌生人倾诉内心想法,让自己适时地吐吐怨气,然后听听他们给我的意见,再让自己吸一些新鲜空气。我并不只是做做样子,而是发自内心这么做,感觉自己从充满偏执和怜悯的情感中逐
渐找回平衡。
最终, 好好过日子的方法就是和大家一起生活,这是我难得和家人出游一趟回来体会到的心得。与人一起是一种利他之心,而这样的心态也会救赎你的利己之心,因为是从“自己”开始,从“我们”结束。因你愿意与我在一起而感动,因不能没有最懂我的你,所以选择在一起;一起误会、一起分享、一起深有同感、一起疏远、一起活在当下。我想,这也许是在充斥着黑暗的世界里,唯一可以放心喘息的方法。
新版微信修改了公号推送规则,不再以时间排序,而是根据每位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算法推荐。在这种规则下,读书君和各位的见面会变得有点“扑朔迷离”。
数据大潮中,如果你还在追求个性,期待阅读真正有品味有内涵的内容,希望你能将读书君列入你的“星标”,以免我们在人海茫茫中擦身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