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款抗新冠特效药输完就见效!清华长文回溯“没有硝烟的战争”......(2)
他和同一座科研楼办公的清华生命科学学院王新泉教授几乎同时拨打了对方的电话——这两位在病毒研究领域配合已有十余年的老搭档一致感到,新冠病毒非同小可,必须立刻着手研究。
除夕前一晚,离汉离鄂通道关闭。1月24日除夕夜,张林琦接到了他的老朋友、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张政教授的微信——深圳三院有新冠肺炎康复患者恢复期的血液样本!
1月25日,大年初一。张林琦、王新泉,两位在SARS、MERS等病毒研究配合十余年的老同事,张林琦、张政,曾在HIV研究上有过合作的好朋友。北京深圳,三人两地,研究团队集结出征。
6天后,1月31日,经过昼夜无休的试验,高品质蛋白试剂“新鲜出炉”,立即发往深圳三院。除了用餐和必要的休息,科研人员几乎没有踏出过实验室,并终于从国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患者的康复期血液B细胞中,成功“钓”出具有高效中和能力的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共206株!
2月9日,在克服疫情初期物流不畅的重重障碍,206株抗体及其编码基因被艰难送达北京清华园。
张林琦解释说:
“我们的工作就从这些抗体中分离出抗新冠病毒的最优单克隆抗体及其编码基因,也就是挑出杀伤力最强的‘战士’,拿到这些‘战士’的基因,并由此获得大量复制最具杀伤力抗体的根本模板。”。
3月5日,抗体评估工作迎来了新的突破性进展!团队首次鉴定出高效新冠中和抗体 P2C-1F11(后命名为 BRII-196),这也是后来抗体联合疗法特效药中的关键抗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