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就是想忘掉高级感,做个最笨最拙的人
2022 年 01 月 06 日 09:51:05 海上落花
这是一个不定期更新的栏目。我把一些不适合长篇叙述,散乱的但迷人的东西放在这。希望来的人能获得精神休憩的感觉,应了那一句,治疗冷感!它关于精神生活和精神表达。当然我们都想要过足够多钱,无需烦恼的生活。钱当然是很重要的。可我也想讲讲精神的必要。它也是生活方式,囊括我们所选择的休闲、爱好以及精神休息的方式。害,又开始给自己上价值了。就,业余时间丰满一点挺好的。我这人,喜欢好看的东西。可有时候最震撼到我的人事物,都不是最精致的。有时候忘掉高级感、精致感,最笨,最拙,最糙的东西最吸引我,像梵高刚练手时画得一塌糊涂的小人和鞋子,在我看来有最淳朴的美感。这一期的快乐,想和你们聊最近种草的音乐、纪录片。里面谈到的几个人,身上都有这种笨拙的闪光。我有时会跟朋友说起,广州美学已经消解了。一切都被工业社会同化了。但五条人火了,被朋友安利了五条人的歌,我听他们唱《梦幻丽的发廊》,唱石牌桥,看他们自己拍的五毛钱特效的MV,突然这么想:氤氲在粉红色灯光里面的石牌桥角落,也是广州城中村美学的一种啊。湿漉漉的下雨天时经过他们记录那个年代石牌桥村,有一种不同于香港赛博朋克的诡异塑料美学。这种塑料美不一定是正能量的,是立体、复杂、多面有城市历史进程伤痕的美学。黄碧云写《烈佬传》里的铜锣湾就有这感觉。城市有自己的叙事。广州很少这种立体的城市叙事。煽情的、鸡血的那种不算。以前我真的听不懂五条人,他和我平常喜欢的音乐风格差得太多,可我再回看他们写的故事,突然发现他们特别可爱。这些故事甚至补足了我们都市文学都没有的图景,一种蓬勃的城市、县城美学。不高级,很塑料,但是非常鲜活、有流动的生命力。就像他们的塑料人字拖一样,太标志性地可爱了!下面这首是他们出场时没有唱的歌。确实最能说明五条人的万事大吉精神:所有年轻人听着!有什么问题我再告诉大家!被淘汰了有什么关系嘛!这么多人喜欢五条人,也不止因为他们的淘气和幽默。他们身上自带消解严肃和无所谓的精神。恰恰是我们这些总是被绑了条条框框的当代社畜所需的药剂。《城市找猪》是首听起来很魔幻现实主义的歌。猪在无数文艺作品都作为了不得的主角配角上场了:奥威尔、王小波乃至《黑镜》和我喜欢的某香港乐队。所以在城市里面找猪就变成特别好玩的甚至有点隐喻的味道。他们唱,这些猪在“想象中跳舞”。可GQ报道问他们,这猪是猪还是人,他俩却说:哼,傲娇的乐队就是不爱跟媒体人一块严肃老土起来。你猜吧。后面看了他们的几篇报道,看仁科和阿茂分享他们的书单和影单,就觉得更有趣了。张晓舟还发了仁科在看齐泽克的照片。又是和音乐有关的推荐。前几天看张亚东上十三邀,被戳心了几个回合。它正好切中了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年轻人的命题:如果追求自我与物质价值相悖时,应该?张亚东觉得流行乐的青春期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已经消逝了,现在大家都在找套路和模板,同行经常问他要reference。伟大的东西好像已经都被写透了,人们只是在重复他们已经听过的的东西。很少音乐人再花时间探索。更难在音乐里看见自己,写自我。他们知道什么会火,于是照着程序在安全范围内创作。还有人想搞创作吗?不是没有,但在整个社会精神都在物质焦虑环境、以财富为评价体系时,人要做自我,需要相当勇气。选择做自己,就要用更多能量去面对另一个难题,别人对你的自我没有兴趣。张亚东写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最大的难题就会是没几个人爱看他的自我。对于我们这些写东西的人来说,创作焦虑也是一样的。张亚东说自己是个俗人,需要物质来维持生活,他见过非常敬仰的爵士大师,才华非常优秀,愿望却不过买一辆小汽车,他没法做到这个份上。张亚东身上总有一股抒情性。对于我来说,,我觉得那是特别珍贵难得的东西,也有人将之称为少年气。他说他一直没有“真正地做自己”,但我看到的是他其实有在和现实的碰撞中走一条比较贴近他理想的路。因为张亚东种草了Aaron Parks。张亚东最近一直在听他。张亚东老被称为流行乐圣手,私底下听的是不流行的音乐。Aaron Parks的音乐有一种包裹复杂世界的简单,他是这么描述它的:“我觉得他带我去了一个非常古老,非常神秘,我从未去过的地方,我能够感受到繁茂的枝叶在非常逆光的情况下的那种光泽……你可以一直在里面走,就是觉得安全。”Aaron Parks在互联网上的资料并不多,只知道他14岁弹琴,后来跟爵士小号手一起玩音乐,读科学和音乐,后来转去曼哈顿音乐学院深造。听他的音乐本身,没有词,但也有风景和叙事。这一首特别好玩。是一个古怪的天气调查员,在和风暴玩游戏。而这一首像经历了一个人的旅程,刚开始脚步急匆匆,接着走到开阔的地方,看见安逸的风景。然后人又起身移动起来。接着有欢快的抒情的节奏,最后至于悠长的休憩。再给大家安利两部文学纪录片。有一段时间特别羡慕BBC,他们对文化纪录非常自觉,非常多优秀的制作者会为自己的文学、文艺历史作传,拍特别好的纪录片。但在我们这是极少的,如果有,语气也特别官腔。《他们在岛屿写作》讲述的是香港、台湾作家们的故事,我在读书那会,常去的电影中心在播放这些纪录片。可很后来才后悔没有逐一去看,结果最近我发现B站上可以看得到。《他们在岛屿写作》里我最喜欢的是西西。我喜欢看她用那么快乐的句子来描摹魔幻又现实的世界,写小人物的烦恼和城市的挣扎。《文学的故乡》讲的则是内地的作家们,走到他们的故乡去,看莫言、毕飞宇、刘震云这些人到底的文学根基和世界观从哪儿来。对我来说,看他们为什么会养成这样的叙事模式特别有趣。但老实说,这里面我觉得真实形象让我觉得有点油的人。毕飞宇是我觉得比较清爽的一个。大众最熟悉他的是《推拿》。他写女人算是当代男作家里算清爽的。他说的一段话,我觉得超级治愈。虽然我在这写了不少关于西方艺术的东西。可我自己觉得,我对各种美学都不忌讳。我觉得有古怪气质的东西都特别有趣。有些美,就是很难精致得起来。可偏偏就是这样混杂的底色,剖除精致,有时才是“高级”的。
我自己的建议是,什么美都看一看。享受好奇心的乐趣和快感吧!然后再从中挑自己专精的、喜欢的。如果你对生活冷感,请到F小姐处挂号治疗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