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大概未曾想到,自她离开后,自己的那帮“损友”们,一个个变得爱哭起来。
后来,无论是刘德华、张学友还是梁家辉、曾志伟,都曾在节目中聊起她时,落下泪来。
曾经,他们约好55岁一起退休,不再插手演艺圈的事情,开着车环游世界。
而如今,梅艳芳缺席了。
《1:99抗击非典演唱会》上的梅艳芳(2003)
1968年夏天,香港荔园游乐场,那是梅艳芳童年的起点。
每天下午3点,梅艳芳都会与姐姐穿上满是亮片的连衣裙,被母亲用劣质的化妆品在脸上涂抹几下,然后在不断的催促声中登上舞台,开始今天的演出。
这一年,梅艳芳只有5岁。
梅艳芳出生的那一天,家中没有一个人为她的来到感到高兴。
在家人眼中,这个浑身皱巴巴的小孩,不过是给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又添了一个包袱。
在梅艳芳出生前的几个月,做海员的父亲因为一次出海意外失踪,再也没回来。
从此,一家五口的生计,都落在了母亲肩上。
因为穷,在梅艳芳出生前,母亲甚至还动过将她送给别人的念头,但好在,这个念头很快便被打消了。
父亲失踪后,母亲身上的所有家当,仅够她在香港偏远的地脚租一个床位。于是这张远离窗户,,宽度仅有一米二的床位,成了四个孩子的容身之处——通常床头睡两个,床尾睡两个,而母亲覃美金则是用两个板凳一拼,木板一铺,当做自己的床。
日子贫困,四岁半时,梅艳芳就与姐姐梅爱芳一起,在母亲的安排下进入戏园演出,赚钱贴补家用。
在鱼龙混杂的演出现场,梅艳芳从未因为“儿童”的身份而被照顾。
她常常提着水壶穿梭在喝醉酒的客人中,为他们添茶倒水,而骂骂咧咧来收“保护费”的地痞,更是三天两头就要出现一次。
这些经历充斥着梅艳芳年幼的人生,让她早早便看懂了人生百态。
梅艳芳与姐姐梅爱芳
而在学校,梅艳芳似乎也没有拾回“儿童”的身份。
她被同学们称为“怪物”,因为她从不和同学们一起游戏,所有休息时间都被她用来完成功课——放学后,她的大部分时间,都要留给自己那份“戏园工作”。
此外,在那个年代,登台以歌女的身份演出,被认为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那时,梅艳芳的同学总会追着她,以“小歌女”来称呼她。
纵使这样,梅艳芳都不觉得这些是“人间地狱”。因为和那时自己在家中的处境相比,这些都不算什么。
许多年后,她在采访中说道:“如果有机会,我想重新再过一遍人生,不过这个人生要从十几岁开始,十几岁前的人生就不要了,太苦了。”
梅艳芳7岁那年,母亲决定再婚,从此,梅艳芳的人生中,突然多了一个名叫“继父”的角色。
和继父共同生活的那十几年,也是梅艳芳尊严被踩到地上的十几年:“那时他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骂我,用各种各样难听的话语:没用、饭桶……他什么都骂。”
但她从未在继父面前落过一次泪,她憋着一股劲儿,在心中不断发誓:“我一定要做出一点什么来,给他看看。”
1982年,香港举办第一届“新秀歌星大赛”,梅艳芳的姐姐替她报名参加。
在当时,这个比赛有近3000人报名,这其中,还有当年21岁的张学友,结果比赛时,他还没唱两句,评委就将他淘汰了,原因很简单:“唱得还行,长得太丑。”
与张学友的处境不同,舞台经验丰富的梅艳芳一路过关斩将,走到了决赛的舞台。
决赛之夜,她凭借一首徐小凤的《风的季节》,一举夺冠,并且被当时如日中天的华星唱片签约下来,正式成为了歌手。
进入娱乐圈这一年,梅艳芳仅有19岁,可是如果按照她4岁登台演出的时间算起,这一年是她演出的第15年了。
梅艳芳的叛逆期,在她进入20岁之后,才姗姗来迟。
初入娱乐圈,公司给梅艳芳的定位是“邻家女孩”,所以在她1982年发行的首张专辑《赤色梅艳芳》中,梅艳芳穿着白色的裙子,留着长长的卷发,唱着少女的哀思。
作为一位新人,从专辑销量上来说,这张专辑并不算失败——在当时,该专辑一经发售就拿下了当月中文金曲榜的冠军。
但是从舆论上看,关于梅艳芳的新闻,却朝着奇怪的方向走去。
在香港娱乐圈,每一位站在聚光灯下的新人,都将接受来自整个媒体的审视,梅艳芳也不例外。
随着梅艳芳的过往渐渐浮出水面,香港媒体开始在文章中武断地认为,年幼时为了生计在歌厅唱歌的梅艳芳,一定会染上恶习。
而这与公司替她立下的“邻家少女”人设,显然背道而驰。
铺天盖地的质疑声让19岁的梅艳芳十分痛苦,她开始选择用酒精麻痹自己,逃避现实。
就在这时,刘培基出现在了梅艳芳的生命中,将她拉出了人生的泥沼。
梅艳芳与刘培基
在遇见梅艳芳之前,刘培基就已经是香港顶级的形象设计师了。
刘培基第一次见梅艳芳时,正是她遭遇铺天盖地攻击的时候,在公司的安排下,梅艳芳来到刘培基的工作室,请他为自己打造一个新造型。
后来,在一次采访中,刘培基描述了两人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当时我在忙,我就让梅艳芳坐在椅子上看杂志等我,但她不看杂志,反而一直紧紧地盯着我,我去哪里,她的目光就跟到哪里。”
“那时的她,太没有安全感了。”
刚出道时的梅艳芳
自此以后,刘培基成为了梅艳芳的设计师,为她把控专辑中的造型,除此之外,他还带着梅艳芳出入各大艺术展览,以提高她的审美水平。
一次,有人在采访刘培基时,对梅艳芳的过往经历发出质疑。面对媒体,一向温柔的刘培基,却一反常态地严厉训斥了媒体。
在梅艳芳的记忆中,好像从没有人,这样维护过自己。
人前,刘培基维护着梅艳芳,人后,他比谁都明白,梅艳芳存在的问题,并非依靠逃避就能解决的。
在梅艳芳出道的80年代初期,香港娱乐圈正值黄金时代的开端,各路香江美人层出不穷,身处其中,梅艳芳的外貌,并不算出众。
就连她自己都曾说:“我很丑,我也知道自己很丑,我从小就十分害怕照镜子。”
不能以外貌取胜,刘培基决定另辟蹊径,以风格翻盘。
1985年,梅艳芳推出第二张专辑《坏女孩》,出现在专辑封面的她,剪去了长发,取而代之的,是一头帅气的短发。
而在主打歌《坏女孩》MV中,梅艳芳穿着紧身大衣,带着墨镜,桀骜不驯地走在街头的形象,与她之前的邻家少女形象截然相反。
这种形象上的反差,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新鲜感,也让梅艳芳在娱乐圈中独树一帜。
这张专辑在发行当年,就卖出了40万张的好成绩,隔年,又卖出了72万张,成为了梅艳芳最畅销的专辑。
从这张专辑起,梅艳芳开始逐步奠定了自己的百变风格。
无论是《妖女》中性感的埃及艳后装扮,还是《梦里贵妇》中魅惑的中世纪女人造型,她都能完美消化,并且每次都会掀起一股专属于她的时尚潮流。
23岁梅艳芳在专辑《妖女》中的造型(1986)
与此同时,香港媒体还将梅艳芳与张国荣、谭咏麟一起,并称为“两王一后”,形成了香港乐坛三角鼎立的光辉时代。
那些年,梅艳芳需要打败的对手,似乎只有自己。
她曾经在香港红馆连开28场演唱会,打破了香港演唱会单人场次记录,而这个记录,隔年就被梅艳芳自己以30场刷新。
而她在业界的绰号,也由“梅二十八”,变成了“梅三十”。
与此同时,她还被《美国时代周刊》冠以“东方麦当娜”的称号,名利纷至沓来,梅艳芳走进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张曼玉曾说过,在香港演艺圈里,自己最喜欢的演员是梅艳芳:“因为她是一个很豪爽的女人,她从来都是自在的做自己,不去和其他人作比较。”
回头看来,张曼玉与梅艳芳的电影生涯,有着诸多交集。
1983年,邵氏电影公司开拍电影《缘份》,男主角是张国荣,女主角则是刚从“香港小姐”选拔中脱颖而出的张曼玉。
而女二号却迟迟没觅得合适人选,这时张国荣想到了好友梅艳芳,在他的推荐下,梅艳芳拿下了剧中“安妮”一角。
凭借在电影中出色且生动的表演,梅艳芳首战告捷,获得了当年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如果说《缘份》这部电影,让梅艳芳迈入了电影行业的大门,那么接下来她出演的电影《胭脂扣》,则让梅艳芳真正爱上了演戏。
1986年,电影《胭脂扣》筹备开拍,在最初,女主角就定下由梅艳芳出演,但是男主角却始终悬而未决。
由于这是一部以女性视角为主的电影,所以不可避免的,男主角的光芒会被缩小,当时,梅艳芳抱着试探的心态打电话给好友张国荣,问他是否愿意出演,张国荣二话没说,当即接下了这个角色。
凭借这部电影,梅艳芳拿下了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这一年,是1989年,梅艳芳26岁。
从1983年出道,到成为歌后与影后,她只用了6年不到的时间。
《胭脂扣》后,导演关锦鹏又为梅艳芳量身定做了电影《阮玲玉》,因为在他与编剧李碧华眼中,梅艳芳与阮玲玉的经历有几分相似:同样都是唱歌出身,又同样都拥有一个不幸的童年。
但此时,张国荣找到了好友李碧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阿梅本身命苦,应该演一些开心的戏,不要拍啦。”
最终由于种种原因,梅艳芳辞演了这个角色,而接档她演出的,正是张曼玉。
纵使没有出演《阮玲玉》,但在香港电影最黄金的那几年,毫无疑问,梅艳芳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梅艳芳曾说,自己从不会在拍戏上设限,或许也正是因此,她才带来了那么多经典角色。
无论是《川岛芳子》中的女特务,还是《钟无艳》中的齐宣王,对于不同角色,她总有自己独特的演绎方式。
而那些年,代表着香港影坛巅峰的“双周一成”,也都与梅艳芳合作了个遍。
从与周星驰的《审死官》,到与周润发的《英雄本色3》,再到与成龙的《醉拳2》。
在这些至今都被称之为经典的电影中,梅艳芳都留存下了她独具一格的“梅式演法”。
当然也有遗憾。
如今看来,那部由徐克执导,张曼玉与王祖贤主演的电影《青蛇》,最初定下的主演,其实是梅艳芳与巩俐。
而在当时,梅艳芳也十分喜欢这个故事,只不过,徐克希望她演白蛇,而梅艳芳却更中意青蛇的故事。
徐克曾经在自己的自传《一个人的电影》中,谈到自己与梅艳芳的那次“失之交臂”:
“我想找梅艳芳演《青蛇》,希望她来演白蛇,但是她要演青蛇,就没谈好,她不来了。”
再后来,巩俐也因为工作原因,辞演了这部电影,最终主演变更为了张曼玉与王祖贤。
虽然没演成青蛇,但是戏外,梅艳芳却与《青蛇》中的“法海”赵文卓谈起了恋爱。
与顺遂的演艺生涯相比,梅艳芳的感情之路,却不太顺利。
遇见赵文卓时,梅艳芳已经连续五年被评为香港最受欢迎女歌手,是当之无愧的歌坛天后。
彼时,是赵文卓来香港的第4年,他拍过几部电影,有了一些名气,但地位始终在二线与三线演员之间来回徘徊。
他与梅艳芳的缘起,是因为张国荣。
赵文卓、梅艳芳与张国荣(1995)
一次,赵文卓与张国荣在健身房相遇,张国荣见他体格强健且出身于武术世家,于是和他提到,自己有一位朋友需要一名健身教练,问赵文卓是否愿意指导一二,赵文卓随即答应下来。
张国荣的这位朋友,就是梅艳芳。
就这样,赵文卓成为了梅艳芳的健身教练,在不断相处间,两人成为恋人,度过了一段极为甜蜜的时光。
与梅艳芳恋爱时,赵文卓正在徐克导演的剧组中拍戏,为了方便时刻与梅艳芳联络,赵文卓的腰间总挂着一个“大哥大”,一有空他就跑出拍摄现场,给梅艳芳打电话聊天。
然而,这段日后被赵文卓称之为“火星撞地球”的爱情,仅仅维持了一年,就以失败告终。
一方面是由于两人生长环境不同,导致两人观念上的差异。但更为关键的,是当时香港媒体在报道中不断夸大两人之间的地位差距。
最终,在两人逐渐敏感的关系中,这段感情终于走向破裂。
梅艳芳曾经说,如果自己谈了恋爱,一定会告诉媒体:“因为恋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没必要藏起来。”
后来她说:“香港媒体欠我一段爱情。”
回头看来,梅艳芳的许多段感情,都是在媒体的报道中渐渐暗淡,而这其中,最让梅艳芳刻骨铭心的,是她刚出道时的一段恋爱。
1985年,为了宣传新专辑《坏女孩》,梅艳芳来到日本,在东京音乐节上,她认识了日本男星近藤真彦。
与近藤真彦的这段感情,大概是梅艳芳最接近“小女孩”姿态的一段时光——那时,刚刚走红的梅艳芳每日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晚上可以与近藤真彦打电话。
近藤真彦不会中文,而梅艳芳的日语也不太流利,两个人常常用日语与英语混杂着聊天,一聊就能聊上好几个小时。
一有空,梅艳芳就会飞去日本见自己的心上人——她不想让距离成为这段感情的障碍。
但她没想到的是,她克服了语言与距离,却没法克服感情中出现第三个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近藤真彦与日本女星中森明菜的关系渐渐浮出水面。梅艳芳这才知道,自己陷入了一场三角恋中。
面对自己珍视的感情陷入如此境地,梅艳芳没有多做纠缠,而是选择利落地退出。
爱过的人来了又走,最后剩下的永远只有自己,梅艳芳渐渐习惯了这种空欢喜后的寂寥。
但是偶尔她也会思考,究竟“梅艳芳”三个字,给自己的人生带来的是荣耀,还是无尽的孤独。
如今看来,与赵文卓的那段恋情,成为了梅艳芳人生中最后一段恋爱。
与赵文卓分手后,梅艳芳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与培养新人中,陈奕迅、陈小春、郭富城、谢霆锋、草蜢乐队等,都曾受到过梅艳芳的提点。
1999年5月,梅艳芳在香港红馆举办“百变梅艳芳”演唱会,张国荣为支持梅艳芳,一连出席7场。
在其中一场,两人还一同与歌迷约定,到80岁时还要一起唱歌,张国荣开心地对着歌迷喊:
“到时候全场免费!”
然而,命运却给梅艳芳开了一个玩笑。
在这次演唱会开完不久,她就在一次体检中,查出自己患有癌症,不过好在,发现时间较早,经过医治,梅艳芳很快痊愈。
这次患病,梅艳芳没有告诉任何人,生来要强的性格让她决定独自承受这一切。
黄霑就曾评价梅艳芳:“身为女身,却一身男人性格。”
梅艳芳曾说,自己的演艺生涯如果要用四个字来概括,那一定是“友情岁月”。
2002年,梅艳芳在自己出道第20年,推出了一张专辑《with》。
在这张专辑中,她与自己圈中的11位好友对唱,这其中就包括张国荣、刘德华、张学友、王菲、林忆莲、谭咏麟……
这张专辑,成为了梅艳芳人生中最后一张专辑,在这一年的年底,她被医生告知,她的癌症,复发了。
一切在2003年急转直下。
先是4月,挚友张国荣的离世,让彼时身体已经十分虚弱的梅艳芳,遭受了重大的打击。
再是5月,非典爆发,作为香港艺人协会会长的梅艳芳,四处奔波,连办几场义演,以鼓舞人心。
半年后,她身患癌症的消息,被媒体爆出,使得她不得不在好友的陪伴下,公开宣布自己患癌的消息。
一连串的打击,让梅艳芳身心俱疲。
刘培基为梅艳芳制作的婚纱
告别演唱会上的刘德华与梅艳芳
告别演唱会上的张学友与梅艳芳
告别演唱会上的成龙与梅艳芳
电影《十面埋伏》最后,向梅艳芳致敬
梅艳芳与陈奕迅在告别演唱会上的合唱(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