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半年,“白衣天使”、“最美的逆行者”、“国之脊梁”……诸如此类的溢美之词,将他们捧上神坛。
但白大褂之下他们也只是一群普通人,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母……他们与我们有着相似的身份,唯一不同的是,他们选择了医生为职业,从此直面生死,责任重大。
最近的一则纪录片《同病相“连”》,聚焦了一群特殊的“新冠病人”,他们只占全国总确诊人数的4%左右,但举足轻重。
周霞和伍振威,都在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工作,她是ICU病房的护士,他是骨科的主治医师。
两人在1996年相识、2001年结婚,2020年,他们都是新冠病人。
出院第54天,劳动节当日,周霞回到岗位,除了需要在5楼转换区穿戴防护服,工作一切如常。
伍振威是轻症,比周霞早一个月复工。4月2日,湖北全省新增确诊人数为0,他穿上防护服出门诊。
大厅里不再人满为患,只有零星几个做核酸检测的人。
许久未见的同事们,隔着护目镜辨认出对方。
“老师,你终于回来啦!”
“恢复得怎么样?”
问一句安好,说一声欢迎,再无其他。
风暴中心的人,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谁都不会主动提起发生在冬天的事和留在冬天的人。
那些没有挂在嘴边的种种,都被永远地刻在心上。
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是距离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一家医院,只有1.5公里左右。1月初的时候,病例簿上开始出现一种名为“不明原因肺炎”的疾病。起初,并没有引起太大注意,没有人会想到那将会是一场“浩劫”。伍振威几乎每天都会经过门诊部,他看到呼吸科排起了长队。渐渐的,队伍越来越长,短短几天,呼吸科病人几乎挤满了整个门诊部。
1月22日,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成为武汉市首批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
伍振威所在的骨科,也迅速改成了发热门诊,不到两天,病区里的62张床位,全部收满。1月29日,父亲入院。那时老人的精神还很好,有时甚至会像在家里一样,同儿子争执几句。“怎么14天就走了?”说到父亲的离开,伍振威似乎忘记了自己是个医生。亲手将父亲送入重症病区时,他很绝望,那是拼尽全力之后的无能为力。戴上呼吸机后,父亲不再能说话。伍振威去看他,父亲眼中的依赖,他从来没见过。2月8日插管后,父亲便失去了意识。伍振威忙完工作便赶去父亲身边。
抢救了3天,伍振威给妻子周霞打了个电话,说父亲不行了。那天上午9点多,在7楼的ICU病房,伍振威看着心电监护仪上的心率数据不停地往下掉:周霞陪在伍振威身边,他们都是医院的老人儿,生或死、是与非、进和退,每时每刻都在他们眼前交织。他习惯性地克制、冷静,但她知道,“他只是表面坚强”。
新冠病人的遗体都要交由殡仪馆统一处置。那段时间,殡仪馆的车很忙,一辆接一辆、一趟接一趟地开进医院,接走了一座城的悲鸣。那是2020年2月11日,武汉的天很阴,那一天,儿子没了父亲,医生成了病人。彼时,城中的大多数病人都不清楚自己是在何时中招的。伍振威猜想,他的感染源可能是病区的病人、父亲,或是妻子。1月27日,周霞在进行CT检查时,肺部的三分之一都已呈毛玻璃状,属于重症。她回忆起来,应该是之前在ICU病房收治危重症病人时,防护措施不到位。
周霞原本就有高血压,2013年甲状腺手术后便须终身服药。父亲、妻子同时倒下,伍振威开始感到害怕,像每一个病房外的家属一样。周霞同病房有个女病友,情绪很差,每次打电话都在哭,她安慰她:“不会有事的,既然来了医院就要相信医生。”
后来,在不吸氧的情况下,周霞的血氧饱和度一度降到了87%。在重症监护室,这一数值低于90%就要选择上呼吸机或者插管了。她让女病友相信医生,但总是跟身为医生的丈夫发脾气。她吃着吃着全吐了,跟他生气:“你要我吃!这下全白吃了!”他沉默着收拾卫生,过了一会儿说:“休息一下,还是得吃。”“心里特别的难受,但是现实摆在眼前,必须得面对。”伍振威说。2020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若干措施》,提出尽量不安排双职工的医务人员同时到一线工作。
从1月22日临危受命,到2月11日确诊,他瘦了十四五斤。穿着笨重的防护服,除了周霞,没什么人注意到。过度劳累致使免疫力降低,最终被病毒找到了可乘之机。万幸的是,他的病症不算重,感染局限在左肺,面积不大,血氧饱和度也很好。周霞的女病友先于她一段时间康复出院,后来伍振威住了进去,两个人互相照顾着彼此。24年前,伍振威进入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工作,和做护士的周霞同一科室。他说是他先追求的她,她说不存在,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那一代人的爱情很简单,牵了手就是一辈子,一不小心就白了头。结婚有了儿子之后,两人已经很久没有长时间单独相处了。
做夫妻快二十年,他不会送花,但上下班总是同来同往;更不懂浪漫,但总是蹲在厨房打下手。谈及这次疫情之后两个人的变化,周霞说:“很微妙,更珍惜彼此了。”病程持续了一个月,2月底两人先后出院,被安排进酒店隔离。彼时,武汉市政府征用了很多酒店,分到夫妻俩的刚好是一个没有窗户的房间。屋子里分不清白天黑夜,人捂在里面,总是会胡思乱想。如果能更了解呼吸机上的参数,是不是就更能向重症医生反映情况?如果早一点同意插管,父亲是不是能多一分生存的希望?
“没有机会了。”时隔半年,说到这里,这个男人还是红了眼眶。3月底,结束所有隔离后,伍振威和周霞安葬了父亲的骨灰盒。时至今日,他还是会梦到他,但极少对人提起。偶尔母亲问起,才会说几句。母亲75岁了,父亲刚离世时,他没敢告诉母亲,拖了两天,才不得不讲。母亲以前会和老同学聚会,这半年再没去过。父亲在时,老两口总会出去散步,而现在她总是把自己闷在家里。伍振威很担心她的状态,怕她抑郁,也怕她长期不运动导致骨质疏松。他打算把16岁的儿子送到母亲身边住,或许能缓解老人家的孤单。
最近几个月,他总是会在晚上出门走走,有时是绕着小区溜达,有时一不注意就走到了汉江边。父母是儿女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亲走后,他时常找不到终点在哪儿。疫情之中,,世人对医生群体有了空前的关注与赞赏。但伍振威和周霞没有太多想法。通过复工体检后,他们像从前一样“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伍振威的门诊现在还是没有完全恢复,周霞所在的ICU病房相较平时,空荡了许多。总有一天,这座城市会回到原来的轨道,但也总有些事情回不去了。
纪录片《同病相“连”》
2020年的春节,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全国的医护人员开始集结,也有人在默默守护他们。
比如出品这条纪录片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字节跳动医务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这个基金由字节跳动捐资设立,基金总额4.46亿元,其中字节跳动和员工的捐赠超过4.25亿元。截至目前,已经资助了3732名抗疫一线医务人员。
根据其资助数据,在这场疫情中有3668名像伍振威和周霞这样的医务工作者被感染,64名医务人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过去半年,“白衣天使”、“最美的逆行者”、“国之脊梁”……诸如此类的溢美之词,将他们捧上神坛。
但白大褂之下他们也只是一群普通人,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母……他们与我们有着相似的身份,唯一不同的是,他们选择了医生为职业,从此直面生死,责任重大。
9成以上的医务人员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其中有26%的人工作时间为10-12小时,而13.5%的人每天超过12个小时都在工作。8成的医生表示,他们没有双休日的概念:一周七天里,53%的医生需要工作6天,而29%的医生则需7天连续工作,全周无休。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也会累、也会紧张、也会无能为力。我们、他们,本是同病相“连”。他们冲在最前面,是因为必须有人去做。国家中医医疗队长张忠德说:“这个病需要你,你就去。哪有那么多英雄,你就是个医生。”世人对这份职业的敬畏、对这群人的歌颂,应该出于他们敢于直面“战场”,而不是赢得胜利。如今,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对医生的尊重也不应局限在一时。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字节跳动医务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系列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