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
它能通过定位追溯病毒的传播链条。
极大提升防疫效率,
当然,科技是有两面性的。
对于“低头族”年轻人来说,
解锁手机,打开微信,
搜索小程序,刷新健康码......
可在那些没有智能机、
或无法熟练操作微信的老人眼中,
年轻人习以为常的新鲜科技,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5亿。
其中能熟练运用手机电脑的为少数。
大多数老年人与「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无法接近,仿佛活在平行时空。
他们被束缚在「隐秘的角落」里,
备受掣肘,举步维艰。
要不是这条新闻,
很少有人会意识到: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
老年人竟活得如此「窘迫」。
6月19日深夜,浙江台州。
一位货车司机忙完工作准备返程。
结果一位大爷招手拦住了他。
大爷虽然衣衫褴褛,
但却十分礼貌地询问:
“师傅,咱们离城里还有多远?”
仔细了解才得知,
大爷是安徽人,无儿无女,
这次从家乡来到浙江,是想投奔亲戚打工。
大爷先是从淮南坐火车到杭州,
然后从杭州要么搭顺风车、
很多人会问,这不是可以坐火车?
因为后面寻找铁路局证实,
只要有火车票且体温正常,就可以乘坐火车。
但整个过程为何如此一波三折?
答案让人如鲠在喉——
因为大爷没有智能手机,
更无法出示「健康码」。
货车司机见大爷可怜,
带大爷吃了饭,想为其开房留宿。
大爷掏出20块饭钱道谢,
或许因为住酒店也需要健康码,
大爷不想给别人添麻烦,
决定独自找个公园风餐露宿。
就这样,大爷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看着他朴实的笑容和落寞的背影,
心中仿佛遭到一击。
科技,就像爱迪生发明的电灯。
照亮了现代人的生活。
殊不知,与时代脱节的中老年人,
却活在被光明投射的黑影之中。
遇到善良的司机,是大爷的幸运。
那被旁观者轻蔑无视,
3月20日,江苏镇江。
公交车上,一些老年人因为拿着老年机,
无法出示健康码。
出于规定,司机也没办法开车。
有的老人急的满头大汗:
“我不是不给钱,你看我有钱。”
“我这是老年机,不能扫码。”
任由老人如何解释,
他终究无法撼动「冷静理性」的乘车规则。
几分钟后,
车上乘客开始躁动不安。
有的抱怨老年人不懂规矩,
有的愤怒于他们的迟钝,
耽误了自己宝贵的时间。
于是这样的声音出现了:
“快下车!”
“再不下车就报警!”
“对!报警!”
声势浩大的讨伐声中,
那位想要争辩的五六名老人,
纷纷沉默了。
他们无力辩解,也不知如何辩解。
在效率至上的数码时代,
正确与错误看似一目了然,
如果说被赶下车,
只是让老人感到狼狈和屈辱。
那因为没有健康码而被恶狠狠揍了一顿,
则是每个老年人出门在外,
3月20日,黑龙江五大连池。
一名老人在出入小区时,
被防疫的工作人员阻拦。
他解释着,
自己用的是老年机,扫不了码。
面对这一特殊状况,
工作人员既不帮忙解决问题,
也不想办法协调沟通。
而是机械地放着大喇叭:
“出入请自觉扫码。”
“出入请自觉扫码。”
老人面对的,仿佛不是有血有肉的人。
而是一台毫无感情的机器人。
奈何你如何解释,
对方给予的回应都那么的合理,
接着出现了最悲哀的一幕:
老人执意离开,
工作人员出手将其推倒。
在互相推搡中,老人的头被打出血了,
手机也摔碎了,被送去医院治疗。
老人被打后,
难以置信地质问工作人员:
“你干啥啊?
你这是干啥啊?”
后来,相关工作人员受到了处罚,
但这件事引人深思。
如果说科技让老人有些喘不过气,
那旁观者的漠视和恶意,
就是压垮老年人尊严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个健康的社会,
不仅要高科技地活,也要有尊严地活。
在这个年轻人人手一台智能机,
凡事追求移动互联网的社会。
老年人正在各个领域丧失主动权。
疫情期间,口罩供不应求。
年轻人可以网购口罩,
或想方设法找人从国外代购。
一位大妈在火车上被发现没戴口罩,
被发现后,她十分尴尬,
手忙脚乱用衣领遮住口鼻,
随后崩溃,掩面哭泣。
因为她根本买不到口罩,
现实药房里缺货,
网络上蹲点抢货的手速也慢,
恨自己没用,只能硬着头皮出行。
试想一下,
大多数老人都不会用网购软件。
如何下单?如何填写地址?
好不容易买到了,
或许还会被放在电子快递柜里,
想要取货,需要验证码或二维码。
这些完全融进年轻人生活的步骤,
对于认知和行动力衰退的老人来说,
想起一家老小感染新冠,
无奈去微博求助的77岁的老苏。
为了给年幼的家中小孩争取床位,
老苏用手机下载了微博,
摸索着怎么发布消息,
随后用特别传统、得体的语气,
敲下「你好」两个字,按下了发布键。
老苏是一名退休教师,知识素养是有的,
可面对复杂的软件流程,
最终他还是让家里的晚辈,
在微博代替自己发了求助文章。
毕竟要上传各种照片,
还要写清楚家庭情况和来龙去脉。
这些我们以为是小儿科的技能,
对他们来说真的挺难的。
是啊。
现在去医院看病,
都要先关注医院的公众号,
注册登录后,才能预约挂号。
到医院做完各项检查后,
检查结果还需要去机器自助打印。
交款也大多是手机支付。
这些步骤,年轻人都觉得繁琐。
曾看过想要买火车票回家的老爷爷。
一次次去窗口买票,
却被告知没票了,
身材佝偻的他,在售票柜台来回折腾了6次。
老爷爷实在没办法了,
甚至想要下跪求票。
真的挺心酸的。
毕竟现在买火车票,
都是下载购票软件,
注册好身份信息,绑定好银行卡,
筛选乘坐车次和座位才能买票。
否则去火车站买的时候,
老人想要打车,也越来越难了。
以前的出租车很多,招手即停。
现在许多出租车,
哪怕写着空车,也不停下来载客。
想要打车,就要下载打车软件。
打车时要人脸扫描,视力欠佳的老人,
模糊地看着屏幕上的提示:
点头、摇头、眨眼、张嘴......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
智能手机、网购、预约挂号、打车......
科技的进化,呈几何态势提升了效率,
方便和丰富了年轻人的生活。
张泉灵曾说:
“时代抛弃你,连声招呼都不打。”
可面对用了整个青春
去创造了这个时代的老年人们,
我却怎么也不忍说出口。
毕竟——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让老年人在信息时代活得有尊严,
才是一个社会最高明的「黑科技」。
2.5亿不单单是一个数字。
它意味着一部分老年人群体,
就像有人说,
我们在街上很少看到残疾人,
并不是这个世界没有残疾人。
而是便利的残障设施太少了,
他们不愿意出门。
同样,我们在网络上很少看到老年人的身影。
是因为横亘在他们面前的障碍,
实在太多了。
操作繁琐的智能手机,
五花八门的应用软件,
他们虽是时代的开拓者,
却输在自己不是互联网世界的原住民。
于是连登上信息社会这艘大船的船票都没有。
只能任由科技和信息浪潮的吞噬,
销声匿迹,「沉默」在海底。
换位思考一下:
身为年轻人,我们也有过落伍的恐慌感。
还记得前段时间很多朋友都在玩动物森友会。
看着朋友圈的人热闹讨论着,
我也有些不知所措。
这个游戏怎么安装?
我自嘲自己像个智障,
如今冷眼旁观,
仿佛也看到了几十年后自己的下场。
等我们老了的那一天,
科技是无罪的。
它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我们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在进化。
科技和软件也在飞速升级迭代。
事实上,互联网产品一直在满足人们功能需要的同时,崇尚极简。
无论是使用微信,还是视频聊天,
又或者是健康码,
它们的学习成本并不高。
许多中老年人,
往往也是在家中晚辈的简单指引下,
为了让75岁的奶奶学会用智能手机,
一位年轻人将使用步骤截图打印下来,
做成了一本小小的手册。
上面标记了每一步该如何操作,
简洁明了。
整个制作过程,不过半天的时间。
可奶奶看到手册的那一刻如获至宝。
在老人家眼里,
能不能学会似乎没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她感受到了晚辈对自己的关心,
还有一个女孩,因为奶奶健忘,
同样手绘了如何使用微信视频聊天。
每一步都画在了纸上,
老人家如何操作,一目了然。
此情此景,
让人想起我们读书认字的时候,
每次父母或老人问我们如何操作时,
有的人会不耐烦,
推脱说自己很忙,让他们自行研究。
也有人会匆匆帮忙操作一番,
帮老人解决了问题,却还是治标不治本。
所以互联网并不是老人缺席的原因,
每天回到家,
你是否愿意主动教父母一个手机小技巧?
你是否会热情地帮老人解决不会操作的问题?
你是否会脱离自己的手机屏幕,多关注一下身边的他们?
我们不忍他们望尘莫及,被悄然折叠。
所以在奔跑的同时,
请不要任由老人被甩在身后。
如此看来,
解决智能机使用问题的本质,
就像这位徒步寻亲的大爷,
后来被接回家乡。
微信团队给大爷配了智能手机,
并和当地工作人员沟通,
帮助老人学会了用微信视频和健康码。
大爷已经可以和家人视频聊天,
那一刻的笑容,真的很欣慰。
很多城市的社区知道老年机不能扫码,
会提前给老人打印好健康码,
让他们随身佩戴,方便坐车。
许多老人看到纸质版健康码后,
心中的石头落地了,笑得十分开心。
有的老人不会熟练操作智能机,
子女也会录制成小视频教程,
老人忘记的时候,,就打开视频看一看。
这些贴心的举动,其实是在把老人拉回我们的世界。
并告诉他们:
曾看过两位七旬老人,
学会了用电脑视频聊天。
小小的屏幕,
让相隔千里的他们隔空划拳饮酒。
那一刻,仿佛回到青春岁月。
发现了吗?
「老年人」和「高科技」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
会被热心的陌生人、耐心的家人、细心的工作人员轻松化解。
技术的光亮,
只有我们对弱势者的扶持下,
才能照到「隐秘的角落」。
如果你的父母已经年迈,如果你的家中有老人,
面对他们关于怎么操作手机的问题,
不妨多教教他们。
哪怕说完就忘记,
哪怕三番五次地提问一个问题,
就像小时候,
我们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候,
曾经年轻的他们也在我们身上,付出百倍心力。
如今,他们老了,
我们也该成为老人进入「数码时代」的引路人。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作者简介:视觉志(ID:iiidaily)用文字记录生活,用照片描绘人生,每晚听你倾诉喜怒哀乐,陪你走过春夏秋冬,撑起朋友圈数千万人的精神世界。转载请联系(ID:iiidaily)授权。
回复日期:如20200716,可查阅最近200天文章
手指点一点,不要和师兄走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