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或许是,但也只有特定的人有这个能力。
文|闻韶
先秦以来,中国史官有秉笔直书的传统。君王是不得看当代史记录的,更不能修改,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传统优秀的一面。
然而,这个原则到了唐宋就被打破了。
按照较为公认的说法,最先破例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年间,李世民多次顶着臣子的劝阻提出要看本朝史,看完后对玄武门之变的记载表示不满意。史官遂为其文过饰非,顺便把早年李渊和李建成的功劳写到他头上。
到了宋太宗赵光义,干脆亲自上阵,「取《实录》入禁中,亲笔削之」,把自己不爽的当代记载删个干净。
所谓《实录》,是一种编年体史书,按照年月日记载当时所发生的大事,是由官方史官编修的重要文献。但虽然叫「实录」,总有「实录不实」的说法。毕竟,能打扮一下,为啥不把历史整好看点呢?
改《实录》并不少见,历朝历代改《实录》频率最高的,还要属大清朝。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实录有过五种不同的版本,皇太极的实录也有三种。
清史专家孟森曾说:「改《实录》一事,遂为清世日用饮食之恒事,此为亘古所未闻者。」
这话可能夸张了些。但清代的本朝史的确不是照实记录,而是不断更新的动态文本。
为合法性而书写
中国人相信「受命于天」,也相信「以德配天」。即使建州女真不相信,他们入关了的后代还是被这套理论驯服了。
因此,刚入关的清朝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和大明「脱钩」,显得自己是「受命于天」的独立政权。
在后金建立之前,女真贵族与明之间长期保持着臣属关系。努尔哈赤本人曾接受明朝的册封,对明朝效忠。崇德元年(1636年)初修的《清太祖皇帝实录》并未掩饰他和明朝的关系。
在这版《实录》中,明朝被叫做「大明」和「大明国」,明帝是「万历皇帝」或者「大明皇帝」,明朝的诏谕是「敕书」,给明朝的文书是「奏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