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门桥》亲历者、98岁志愿军绍兴老兵郭荣熙回忆战场:这个桥是我炸的!
去年10月
战争史诗《长津湖》上映
触动了无数观众的泪点
眼下
《长津湖之水门桥》正在热映
有了上一部的铺垫
《长津湖之水门桥》
从第一分钟开始就单刀直入
直接调动起了观众的情绪
延续前作《长津湖》的叙事,《水门桥》的故事更集中更纯粹,情感也更细腻、浓烈和动人。这是一曲在冰与火交响中谱写的英雄主义颂歌。
一方面,零下四十度天寒地冻的战场环境,,令人触目惊心的超高伤亡率,使长津湖战役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之一;
另一方面,酷烈的战火呈现了极度的残酷,燃烧弹带来令人窒息的燃烧,火焰喷射器的烈焰吞噬了战士的身体,炮火将血肉之躯瞬间撕裂,英雄与坦克在爆炸中同归于尽,成为冰雕的千里在燃烧中融化了弟弟……
影片营造了真实的战场环境,还原了战争的冷酷无情,让观众不禁为之揪心、为之震撼。
更令人动容的是,影片传递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与家国情怀。战士们在行动前朝着祖国的方向敬礼,喊出“新中国万岁”;九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宋时轮面向长津湖,含泪向长眠于此的战友们深深鞠躬;万里请求保留七连建制,这个江边长大的“野孩子”经历了残酷的战斗,终于成长为一名坚强的战士。
本片所讲述的正是一群普通战士如何建构起自己与祖国之间的精神联系,如何忘我地去投入这场“立国之战”,如何展现出顶天立地、向死而生的英雄气概。这些令敌人战栗的“冬天的狮子”,正是在冰与火中、在革命与建设中走过95年的人民军队的英雄群像。
《水门桥》也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启示。这场战争的确暴露了当时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工业能力、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尽管志愿军以非凡的战斗意志“三炸水门桥”,但美军仍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制造、后勤运输和战地保障能力修复了水门桥,美陆战一师主力得以逃脱,这令后来的中国军史研究者无不扼腕叹息。但正是从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新中国的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开启了新的征程。如今,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已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足可告慰当年在冰与火中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将士。
《水门桥》更告诉我们,即使在“钢多了”的今天,“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时,我们仍然要继续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仍然要持续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
随着影片热度不断上升
浙江诸暨老兵郭荣熙
参与水门桥炸桥任务的经历
也冲上了微博热搜
郭荣熙,诸暨枫桥阳春村人,曾是9兵团20军60师司令部作训科参谋。
近日,片方发布英雄原型特辑,郭荣熙作为水门桥之战的亲历者,向大家讲述那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其中的细节看哭不少网友。
“水门桥炸了三次,第一次是我炸的”
已进入耄耋之年的他
依然记得70多年前的那场战斗
郭荣熙是个爆破能手
解放战争中
他曾多次带领爆破班荣立战功
个人荣立一等功一次
二等功一次
被授予华东野战军二级人民英雄奖章
那一年
郭荣熙到朝鲜
参加了司令部的一次送信任务
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炸桥
这是为了防止敌人逃跑
第一次炸桥
郭荣熙带一个排下去
在零下40多度的天气中
冻得直哆嗦
战士们的手被冻得乌黑
为驱寒
他“脚不停地踏好几个小时”
在郭荣熙的带领下
完成了第一次炸桥任务
但因为吃不饱,穿不暖
损失很大
第二次和第三次炸桥
180团这个排全部牺牲了
因为冻
战士们牺牲后
还保持着打枪的姿势
“美国人都讲我们这个部队了不起”
郭荣熙说
炸桥以后对美国人的压力很大
推迟了敌人的逃跑计划
“我们都挺身而出,不怕一切牺牲”
就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
8天3炸
让人看到了
志愿军战士们的钢铁意志
他还说
抗美援朝是必要的
是保家卫国,非常光荣
挺身而出
不怕一切牺牲
“美国人是机械化部队
我们是土枪部队
有任务的时候
一点也不犹豫,不怕牺牲”
“现在我们的军队越来越强大
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
郭荣熙老人胸前的徽章
见证了那场艰难又顽强的战斗
负伤后
郭荣熙回到国内
他最放不下的
是那些还在朝鲜战斗的战友
考虑到他的伤病
部队领导不让他再去朝鲜
郭荣熙当时说:
“我要去,我死也死在那个地方”
1951年5月
郭荣熙回到朝鲜
再次与战友们并肩作战
直到1952年6月随军回国
离开朝鲜那年
郭荣熙28岁
很多同他一样年轻的战士
却永远长眠在了异国
▲长津湖畔志愿军烈士墓碑
网友:“他们守护了新中国
我们接替他们继续守护”
郭荣熙回忆三炸水门桥的视频
让不少人瞬间破防
网友们的留言令人动容
有人说
战场艰苦异常
但战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异常坚定
今日的和平盛世离不开先辈们
舍生忘死、奋不顾身地奉献和牺牲
还有人说
“他们守护了新中国
我们接替他们继续守护!”
硝烟散去,山河无恙
这段无数先辈
用血泪写就的峥嵘岁月
这些忠诚担当
顽强奋斗的傲骨英雄
我们不能忘,不敢忘,不会忘!
热血不曾冷却
英雄从未远去
致敬伟大先烈
我们幸福并感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