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产教融合赋能思政育人践行
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办学38年来,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形成了以建筑现代化为主线,,以绿色建筑智能化、新型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信息化为重点,构建了以装配式建筑技术为特色的土建类、以工业机器人及新能源汽车为特色的装备制造类、以大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为特色的信息技术类、以跨境电商及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类和以环境及文化创意为特色的设计艺术类五大专业群,为重庆经济发展培养了3万余名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会呼吸”的课外思政打造思政育人“五位一体"立交桥。课程明确了领导思政——主题化、课堂思政——专题化、线上思政——精典化、实践思政——聚焦化、课外思政——多样化的“五位一体”立交桥实施路径和方法。通过思政课程“五位一体”立交桥的打造,让思政课程“正”的同时更加“热”起来。在全校形成“人人都是思政教师,时时都是思政课程,处处都是思政课堂,事事都是思政工作”的“三全”育人格局,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悦读伴我成长”职教学生读党报活动,立足铸魂育人,搭建育人平台,扎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大大提升了师生研读党报的热情与“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自觉,也进一步深化了新时代党报宣传教育的正向价值引领作用。活动高规格畅通了职业院校师生与权威媒体平台的互动通道,学院将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借助多元的新媒体手段,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行稳致远,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逐梦前行。
创新教育形式——建设党员学习教育基地 开展党建“三晒”活动
学院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新形式,利用信息化技术,虚拟现实(VR)技术、幻影成像展示技术,紧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入党的光辉历程、红军长征精神、红岩精神等方面内容,建成集学习、体验、交流为一体的“党员学习教育基地”。
学院还开展了党建“晒”初心、“晒”微党课、“晒”家乡红色故事品牌的三“晒”活动,2021年学校“晒”初心200多条内容,“晒”微党课是视频20多部,“晒”家乡红色故事50多部。“三晒”活动真正成为师生思想上的“导航仪”、知识上的“充电站”、行动上的 “奠基石”。2021年全校申请入党的学生数量大幅增加。
发挥建筑特色——塑造建筑文化品牌
秉承“校园即课堂,建筑即教材”的理念,学院赋予建筑教育的深度。校园建筑、校园文化与专业教学融为一体,校园建筑和景观与教学实践基地相结合,凸显校园文化的魅力的同时,打造最美校园。学院选择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考工记》、《木经》、《营造法式》、《长物志》、《园冶》五部建筑园林学著作,为五个长廊分别命名,突显中国建筑学的发展轮廓,为学生呈现出一部浓缩的中国建筑史。既有利于突出学校的文化建设特色,又紧扣学校的专业特点,对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精华,也有启迪之功,与校园即教材的办学理念,可谓不谋而合。
着力“双创”——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学校深度融入重庆市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以培养“双创”人才为己任,以产教融合为核心,打造包括“双创”孵化基地、菁英国际创新中心在内的特色孵化双载体,并不断拓展创新创业载体空间,形成了布局科学、特色鲜明、整体协同的创新创业创造空间体系,构建起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学校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为导向,深化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创新开展“校企—体化”办学模式、“五个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产业学院+产业研究院+产业园”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实现校企之间“双向”赋能。学校与100余家大型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与7家企业合作开办了13个专业及方向,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学习即工作、毕业即就业”。
探索新路——构建环高校创新生态圈
学院遵循“构建高校创新生态,融入城市发展建设,面向社会科技服务,引领城市创新驱动”的思路,强化校地、校所、校企、校校之间的合作,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现代服务业产业园、信息技术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构成“环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创新生态圈”。这一举措既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又形成“四大创新要素聚集、四大创业平台齐全、五大‘双创’功能完善”的科技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