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之路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精准扶贫“首倡地”。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村里考察。“要建档立卡摸清每户致贫原因,不能‘手榴弹炸跳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十六个字要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引领脱贫攻坚伟大决战,走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之路。
精准施策,瞄准“两不愁三保障”扶真贫——
习近平总书记几乎每次扶贫考察都要查看贫困户的《扶贫手册》,都要问吃穿、看住房、关心教育和医疗。
2016年4月24日,在安徽省金寨县大湾村汪能保家,习近平总书记拿过他家的《扶贫手册》,关切地询问:“一年吃高血压的药要多少钱?”他叮嘱当地干部,农村因病致贫、因残致贫问题时有发生,扶贫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医保、新农合方面给予更多扶持。
2016年8月23日,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的班彦村易地扶贫搬迁新村村民吕有金家,习近平总书记拿起《扶贫手册》和《贫困户精准管理手册》仔细端详并感慨:“手册用得多了,比较旧了!”村民们搬迁之后做了什么?有何出路?百姓是否满意?还有什么需求……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日出美如画。图为2022年2月24日拍摄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雪后日出。 新华社发 龙恩泽/摄
“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精准扶贫落实得怎么样?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路奔波,换了3种交通工具,来到距北京1800多公里的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华溪村,在村里院坝就开起了座谈会。
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的挑战充满警醒:“总的看,‘两不愁’基本解决了,‘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打法’要同初期的全面部署、中期的全面推进有所区别,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防松懈、防滑坡。”
对决战脱贫攻坚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清晰的谋划:“脱贫攻坚主要政策要继续执行,做到摘帽不摘政策。扶贫工作队不能撤,做到摘帽不摘帮扶。要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摘帽不摘监管。要保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
算脱贫账,为贫困地区“把脉”支招谋发展——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回到阔别多年的梁家河。得知坡地上种植的苹果亩产4000斤,能够收入2万多元,总书记非常感慨。
2019年5月,延安各县整体脱贫摘帽,苹果真正成为“致富果”。
广西东兰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葡萄、食用菌、澳寒羊等种养产业,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图为2022年5月6日,在广西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葡萄园,村民在管护葡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摄
产业是贫困地区发展和群众稳定脱贫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每次扶贫考察,都强调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改善发展条件,增强发展能力,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转变,让发展成为消除贫困最有效的办法、创造幸福生活最稳定的途径。
2017年春节前夕,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的贫困村德胜村。习近平总书记坐在村民徐海成家的客厅里,从小账本上指出了增收的门路:“马铃薯是个大产业。”“你们下一步的路子都有了,就是怎么把它市场化、规模化发展起来。”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
扶贫扶智,关心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举措。贫困地区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总书记放心不下的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智,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均等化问题,不能让贫困人口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最深的牵挂,最深情的关怀。
为了“扶智”,他看实情——辗转3个多小时来到重庆大山深处的中益乡小学,仔细察看师生食堂的餐厅、后厨,了解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为了“扶智”,他想办法——“对贫困山区,要乡村教师进去,或者让孩子们在外面寄宿。对实在太偏远的,可以不搞集中住宿,为了到寄宿点,孩子要走几个小时的路,很不安全。可以派教师进去,把待遇搞得好一点,搞轮换制,把这样的经历作为教师提级的一个重要依据”。
为了“扶智”,他提期望——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谆谆叮嘱年轻人要“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推动扶贫减贫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这是史无前例的精准到人,明确“帮扶谁”:8年时间,近2000万人次进村入户,开展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