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香港供水生命线的奇迹,是如何铸就的?
“清清的东江水,日夜向南流,翻过高山, 流过、流过了田畴,流上深港楼外楼。东江的水啊,东江的水,你洗炼了东方之珠,你滋润了同胞亲友……”
一曲《多情东江水》,随着奔涌的东江一路向南,一路传唱,唱出了祖国大陆和香港的同根情谊,唱出了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动人故事。
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简称“东深供水工程”),这条香港生命之水的供水线,自它建成之日起,就源源不断给香港送去淡水,满足了香港约80%的淡水需求,为香港繁荣稳定和香港同胞的福祉,作出不可替代的历史性贡献。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到半个多世纪前,再次重温这个治水奇迹的铸就过程。
东深供水工程深圳水库。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供图
缘起
香港三面环海,淡水奇缺,水荒频现。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久旱无雨,水塘枯竭,香港一度出现严重供水危机,港英政府不得不实行限制供水措施。在水荒最严重的1963年,港英政府规定每4天供水一次,每次4小时,找水挑水成为香港市民的头等大事,年幼的小孩也加入挑水行列,一些人甚至在山沟的岩缝中挖井取水。受水荒影响,香港经济社会发展遭受重大打击,,市民苦不堪言。
上世纪60年代初,香港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缺水严重。为缓解水荒,港英政府征得广东省同意,租用多艘油轮,往珠江口抽取淡水。广东省水利厅供图
1960年4月,经中央同意,广东省政府与港英政府初步达成协议,每年由深圳水库向香港供水2270万立方米,在1963年大旱期间额外增加了317万立方米,并允许港方派船到珠江口取用淡水,每天再免费供应2万立方米自来水。然而,船舶取水、行车运水只能解决燃眉之急,绝非长久之计。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香港的水荒问题?
决策
香港同胞用水极度紧张的情况,引起党中央高度关注。中央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保证香港同胞渡过难关”,因为“香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自己的同胞”。
1963年12月,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建设东深供水工程,引东江水供应香港。为此,国家特批专款3800万元,这笔款项已接近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千分之一。国家计委等部门积极行动,对工程立项、审批及物资设备支援等问题逐一调度落实。
1964年2月20日,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动工兴建。
1964年4月22日,广东省政府代表刘兆伦与港英政府代表毛瑾(莫觐)在广州签订“东江水供港”协议。广东省水利厅供图
建设
为解决劳动力问题,从广州挑选了5000多名知识青年,从东莞、惠州、宝安等地召集了5000多名公社社员参加施工,高峰时期投入人力超过2万多人。为解决机械设备问题,国家组织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百家工厂全力赶制生产供水工程机电设备,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部门优先安排运输安装,尽力保障工程所需装备的供应。
1964年2月,广东省政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在东江—深圳沿线80多公里,展开了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广东省水利厅供图
1965年3月1日,满载祖国深情厚谊的东江水,沿着83公里新建成的东深供水工程,翻山越岭,一路欢歌,奔腾入港,终结了香港严重缺水的惨痛历史。截至2022年4月,东深供水工程实现不间断对港供水达277.5亿立方米,相当于1900多个杭州西湖。
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向西南进入广东,是离香港最近、水量最充沛的自然河流。引东江水入港并非易事。
按照设计方案,要从东莞桥头镇引东江水,利用石马河道注入深圳水库,再通过管道送水到香港。工程沿途要翻越6座高山,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将水位逐级提高,实现“北水南调”。
工程建设之初,缺乏机械设备,缺少先进技术支撑,主要靠人力完成。面对艰巨任务,建设者们发出“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的豪迈口号。
图为东深供水工程技术设计人员工作场景。这一伟大工程奇迹,就是在这样的简易工棚里设计出来的。广东省水利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