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 | 全国人大代表王金南: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绿色发展奇迹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求是网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就生态环境保护有关问题谈谈认识和理解。
全国人大代表王金南
求是网:您如何认识和理解“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王金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推动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实现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同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绿色发展奇迹。
生态文明战略地位实现历史性提升。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实践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体现当代世界可持续发展潮流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这五个“一”,鲜明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指明了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发力点。
生态环境质量出现转折性改善。坚决向污染宣战,实施大气、水和土壤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身边的蓝天白云、清水绿岸显著增多。与有全口径监测数据的2015年比较,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浓度下降35%、优良天数比例上升6.3个百分点,相当于多出了23个优良天,重污染天数下降五成以上;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由2012年的61.7%提高到2021年的84.9%,提高23.2个百分点。劣V类水体比例由10.9%下降到1.2%,下降了9.7个百分点;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双双超过90%;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云南大象北上南归、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五小虎”出镜迎虎年等,充分展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果。
生态环境制度取得全局性突破。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制定修订30多部生态环境领域法律和行政法规,覆盖各类环境要素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为推动各地区各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河湖长制、林长制、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等制度,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把“双碳”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布局中。
绿色发展成效逐步显现。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下降到56%左右,清洁能源比重上升至25.3%,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居世界首位,其中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同比增长1.6倍,占世界销售量的一半以上,成为世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约48.4%,超额完成下降40%—45%的目标,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图为2021年9月23日拍摄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金皓原/摄
求是网:“十四五”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出台了多份顶层文件,规格都很高,很多都是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印发,您怎么看这些文件的内在关联?
王金南:2021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等,这些顶层设计文件涉及应对气候变化、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领域,一方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另一方面更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系统观念、系统治理的思路,相关领域在战略、规划、政策、行动体系等方面强化统筹融合,凝聚工作合力,形成“1+1大于2”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