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 | 全国人大代表王金南: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绿色发展奇迹(3)
总书记高度重视水环境保护,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做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战略导向,为我国水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碧水保卫战取得重大进展,全国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上升至84.9%,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至1.2%,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94.1%,长江干流全部实现Ⅱ类及以上水质,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景象增多。但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任务依然艰巨,长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仍存在短板,一些黑臭水体存在返黑返臭,21%的监测湖库存在富营养化问题。需要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一方面巩固提升攻坚成效,在国控断面点位新增近一倍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优良水体比例,基本消除县级市及以上黑臭水体。另一方面,紧盯重点流域和重大战略区域,延续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突出问题整改和生态修复,有效恢复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新增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充分考虑黄河上中下游的差异性,分区分类提出治理思路和举措。
求是网:2017年作为北京市人大代表,您曾提出“让北京冬奥会给世界留下宝贵的绿色低碳遗产”的建议。在此次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期间,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也向世界集中展现了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强决心和不懈努力。请您谈谈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低碳实践。
王金南:在2017年北京市人大会议上,我提出了“让北京冬奥会给世界留下宝贵的绿色低碳遗产”建议。希望通过制定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发展行动方案,在策划筹办、赛事举办、赛后循环利用全过程贯彻可持续绿色低碳理念,在普及冰雪运动的同时,提升全民绿色可持续理念和绿色低碳素质,将可持续性理念和要求与奥林匹克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低碳、可持续性奥运遗产。
北京冬奥会成为首个“碳中和”的冬奥会。本次冬奥会的绿色低碳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小萨马兰奇认为,北京冬奥会将成为“最绿色”的奥运会。许多国际媒体都报道了绿色冬奥最佳实践,充分肯定了北京冬奥会在绿色低碳和可持续性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总结起来,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低碳实践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绿色办奥理念先行。在筹办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五年五次实地考察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将绿色放在四大办奥理念之首,反复强调要突出绿色办奥理念,把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让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确保人们既能尽享冰雪运动的无穷魅力,又能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
第二,全面打造绿色赛区。最大程度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遗产及其他现有场馆和设施,所有新建场馆均采用高标准的绿色设计和施工工艺,场馆建设以“山林场馆、绿色冬奥”为目标,采取避让、减缓、重建、补偿等保护措施,从设计源头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赛后,场馆将继续绿色低碳管理运营,举办各种赛事活动,向公众开放。
第三,实现绿色电力全覆盖。将张家口大规模的光伏发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多点汇集形成稳定可控电源,依托电力交易平台通过市场化直购绿电方式,实现100%可再生能源满足场馆常规电力消费需求。冬奥会期间,三大赛区26个场馆全部使用“绿电”,张北的风点亮了北京冬奥会的灯。
第四,广泛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北京冬奥会广泛应用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低碳制冷技术、氢燃料电池车技术等先进技术。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是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国家速滑馆是全球首个应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的冬奥场馆,在确保冬奥场馆设施高舒适性的同时,实现绿色低碳、安全高效。
第五,积极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冬奥会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占全部赛时保障车辆的84.9%,氢燃料车占比达到20%,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一次氢燃料电池车的示范运营。使用生物可降解餐具和塑料袋,规范各类垃圾清运处理工作标准和流程。
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低碳实践,已经成为美丽中国靓丽底色的实践典范,为后代留下了丰富、宝贵的可持续性奥运遗产。
求是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您今年的议案内容主要是什么?
王金南:作为生态环保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我一直重点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为美丽中国建设建言献策。今年就党的十九大提出的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中国目标建言献策,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六个代表建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美丽中国样板创建指导、发展生态产品产业,特别是为革命老区绿色发展和生态富民赋能;二是提升公共治理效能,完善规划制定发布机制,建立碳排放增量总量控制制度、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建设。
(采写:梁佩韵 审核: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