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泽国中的稻作文明
走进良渚博物院第一展厅,良渚文化时期石犁、炭化稻米展柜引人驻足。
图为炭化稻谷和今日稻谷的对比展示图。良渚博物院供图
农业是文明产生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良渚文化时期,一种安装在木质犁架上的新型农具——石犁得到广泛应用,取代了用于单点耕种的耒和耜,由间歇翻土变为连续式翻土,改变了稻田的土壤物理结构,有效提升了土地的肥力,堪称史前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重要技术革命。出现了连续成片的大面积稻田,稻田灌溉系统更为完善,大大提升了稻作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据测算,良渚文化时期水稻的亩均产量高达140余千克,稻米成为良渚先民的主要食物。良渚古城远郊的茅山遗址发现了一处大型稻田遗址,布局规整,田埂清晰可见,具有十分完善的灌溉系统,总面积达80多亩。
图为无人机拍摄的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宫殿区。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非常有意思的是,良渚古城内迄今都未发现稻作农业生产痕迹,却发现了非常巨量的炭化稻米,仅池中寺遗址就分布有5000余平方米的稻米遗存,换算出的稻米多达40余万斤。按良渚古城居民2万人计,,需要3000个村落、800平方公里范围的粮食供应。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古人将王都附近称为“畿”、“畿内”、“畿辅”、“京畿”等,也叫“甸”,和王城的关系是“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尚书·禹贡》),用作形容良渚古城与远郊茅山遗址这样的村落所体现出的城乡分野的情形颇为贴切。
环太湖流域已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遗址有600多处,遗址数量之多之密,表明当时人口大幅度增长集聚,形成了大量不同层级的聚落。
2020年8月拍摄的良渚博物院展厅。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供图 盛淑彦/摄
展示手工业发展面貌的展柜集中展示了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竹木器、骨角牙器、纺织用具,证明良渚文化时期农业的发展不仅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更产生了以制陶业、玉石业、木作业为代表的各种专门手工业。在良渚古城内钟家港遗址还发现了制作漆木器和玉石器的手工业作坊,表明城内居民有一部分是高端手工业生产者。劳动分工的复杂化,分化出脑力劳动阶层与体力劳动阶层,阶层的分化进一步产生了阶级,成为良渚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
图为刻符黑陶罐。良渚博物院供图
出土于浙江余杭南湖的一个完整的陶罐,在独立展柜中散发着久远迷人的光彩,而其肩部的一组刻符更是引人遐想。良渚陶器上发现了大量刻画符号,既有图画性质的表意性符号,也有线条简单的指事性符号。良渚文化时期,复杂的社会分工,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对信息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了刻画符号和原始文字的出现。考古学家认为,这件非常著名的黑陶圈足罐,上面有许多连续的符号,这些符号打破了刻画符号孤立存在的局面,可视为良渚文化时期的原始文字,与中国文字的起源存在密切关联。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2022年第14期《求是》杂志良渚博物院文章
(策划:何雯雯 审核:闫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