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郝孟佳)近日,首都高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精心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新闻宣传,发挥学科人才优势,积极创新宣传形式,丰富传播手段,开展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努力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新闻宣传工作有章法、见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首都高校主动创新宣传形式,线上线下齐发力,宣传最新成果、展示先进事迹,聚焦重要论述、解读重要精神,引导广大干部师生全面学、深刻悟、用心做,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融入心中。
北京大学在校内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利用校园融媒体平台、官方微信、校刊等宣传平台推出了“学习二十大,北大教授这样说”“学习领会二十大精神,北大学生这样说”等特色专刊专栏,刊登学习二十大的高水平理论文章和师生学习感悟,在全校形成学习宣传热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筹校内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宣传资源,充分利用新闻网、校报、广播电视、微信微博、橱窗展板等全媒体平台,全面宣传解读大会精神,设立网络专栏,刊发理论文章、学习体会、宣传典型经验。同时,以微党课、主题展览、“网络巡讲”等方式,营造校园“学习贯彻二十大”的浓厚氛围。
中央民族大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网站于近日上线,开设“重要精神”“工作动态”“通知公告”“权威解读”“学习资料”等专栏,作为学校集中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微课堂”,为师生提供权威学习资料,全面展示师生学习动态。
北京化工大学整合学校“一网一报”“两微十号”官方融媒矩阵资源,集信息发布、新闻报道、资料查询等功能于一体,实现内容集成化、报道融媒化、传播分众化,为师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重要帮助。
北京农学院研究制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式学习培训,在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中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特色,组织师生党员进村入户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宣传产品丰富多彩,师生喜学爱学乐学
寓教于乐,寓学于趣。首都各高校组织线上答题、策划微纪录片、拍摄短视频、推出融媒体产品......一系列高质量的学习宣传活动在各高校官网官微和主流媒体平台推广宣传,形成乐学、趣学、善学的良好氛围。
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媒体推出的系列融视频《十年百变》,用生动的视听语言记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环保、民生、体育等领域取得的历史性变革和发展成就。
北京工商大学在官方微信上推出“应知应会小测试”,选取了有关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北京电影学院联合人民网共同创作的微纪录片《我们的盛会》,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参与创作的同学纷纷表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电影人的担当和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特别策划了与党的二十大相关的“建功新时代”线上答题活动,师生每日参与答题后,可线上登陆“荣誉墙”查看获取积分及徽章,激发了师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发挥首都高校优势 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高校具有人才储备、学科积淀等独特优势,是开展国际传播的一支重要力量。首都高校发挥自身外语语言和新闻传播人才智力优势,,对外积极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北京外国语大学把握国际传播规律,做好、做足、做活“外”字文章,依托北外多语种期刊方阵,积极扩大党的二十大精神辐射面、影响力,利用新媒体以及中外专家、外籍教师、留学生等人才资源,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论阐释和国际传播工作,对外积极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世界影响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发挥多语种优势,推出了“喜庆二十大·新时代青年多语种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系列短视频,不同语言的青年学生从不同视角用世界语言讲述发展变化中的中国,创新了传播中国文化的方式,展现奋进中的中国面貌。
北京工业大学在对外宣传中组建了一支颇具特色的英文宣讲团,向学校留学生、外籍教师介绍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内涵、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中国大国形象,营造“全员覆盖、分层学习”的双语学习氛围。
国际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生活,对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善意有更为切身的体会。首都高校依托国际留学生向世界讲好关于二十大的中国故事,不仅组织引导国际留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收看、关注二十大,更通过校内外宣传学习平台,为国际留学生解读二十大报告,赢得了国际留学生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国际留学生们积极向世界宣介中国,纷纷做起了中国故事的见证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中国形象的推广者。
北京外国语大学韩国籍学生郑然齐说:“我特别关注二十大,我和中国同学们一起在图书馆里观看二十大直播,中国完成了脱贫攻坚,我感觉特别佩服,特别震撼。”
北京大学阿根廷籍学生苏雅看过二十大报告后说:“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更希望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文化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