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3日电 1日至2日,第九届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在京召开。本次对接会旨在解读高等教育范式变革、教育数字化战略、产教融合等相关政策,交流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建设成果,分享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优秀项目实践经验。来自全国近500所高校、300家企业的代表参会。
“产教融合在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下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企业能够持续关心和支持高校的人才培养,在多方协同机制下,为培养产业急需的高质量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王启明对新时代产教融合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聚焦项目整合,在有组织的融合、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二是聚焦模式创新,在完善产学合作模式和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三是聚焦数字战略,在以数字化促进成果转化应用上下功夫。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徐晓飞介绍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发展历程,他指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自2014年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参与企业达1700余家,累计立项数量达9.9万项,企业累计投入经费35.61亿元。“2023年是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实施的第十年,项目将围绕内涵升级、结构升级、质量升级,将重点加强项目导引,开展项目征集工作,同时强化项目质量,提升项目推动力,强化成果导向,推动教育数字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陈焕春围绕“农业科技创新与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做主题演讲。他指出,高水平农业人才培养应立足中国农业实际,解决中国农业发展问题,并能够面向国际,熟悉掌握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前沿,具备创新、创造、创业精神和能力,按照科技创新与市场深度融合的潮流,建立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生命共同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吕卫锋在题为“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思考与探索”的主题演讲中指出,时代发展对产教融合育人提出更高要求,工程人才培养对产教深度融合的需求更加迫切。他介绍,北航聚焦体制机制存在藩篱、育人环节存在趋同、评价标准不够科学等实际问题,提出破解思路,强化横向交叉能力、纵向创新能力,以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倒逼高等教育改革纵深发展,取得了一定经验。
据悉,,本次对接会上公布了124个2022年度优秀项目案例,校企嘉宾各自分享产学合作的新形态、新模式、新成果。在平行分论坛上,近30家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企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和教育数字化领域进行了企业宣讲与项目对接,来自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负责人进行了优秀项目案例分享。(孙竞、实习生余睿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