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2)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正是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我们党十分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升华理性认识、提炼理论成果,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要求“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也要走好群众路线”,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立场,阐明了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路径。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党的历史充分证明,人民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任何时候都要紧紧依靠人民来创造历史伟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党的创新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更加蓬勃的新气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身处实践最前沿,对实践变化感知最敏感、感受最深切,也最聪慧”。这深刻阐明了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也是实践创新的历史主体。要坚持理论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将理论创新的源头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火热实践之中,从人民群众的真知灼见中获取理论创新的灵感,让理论创新的活水充分涌流。坚持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发现并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回答好、解决好人民关心期待、急难愁盼中的突出问题,寻找真问题、做出大学问。
详见: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院)务委员会文章
来源:求是网
策划:陈亦琳
审核:宋维强
监制:马建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