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今年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10周年,这是开辟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的10年。
2024年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宣传普及国家安全知识。图为2024年4月8日,苏州城市学院师生参加“总体国家安全观”知识问答等互动活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委办公室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创造性提出并不断丰富和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2014年4月15日,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并作出深入阐述。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写入党章。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2020年12月,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对总体国家安全观作出全面、系统、完整的论述,阐明了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提出“十个坚持”的工作要求。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专章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行了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的本质特征,深入阐述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重要观点,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下,经过10年不懈努力,国家安全体系更加完善、能力显著增强,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扎实做好国家安全工作。
准确把握当前复杂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从外部看,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我们受到的猜忌、攻击、打压和破坏多起来了,来自国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安全威胁难以避免,同时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日趋尖锐复杂;从内部看,发达国家在几百年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在中国几十年内集中出现,而且相互叠加、彼此交织,其潜藏的风险高、解决的难度大。这些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绕不过去的坎,是我国由大到强发展过程中的“必答题”。要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树立战略自信、坚定必胜信心,充分看到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在抗击大风险中创造出大机遇。
准确把握“一个总体”、“十个坚持”的丰富内涵
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是“总体”,核心要义是“十个坚持”,突出的是“大安全”,强调的是系统思维和方法,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坚持和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要加强科学统筹、资源整合,着力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提升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能力水平,坚决打好维护国家安全总体战。
准确把握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要求
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才能始终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必须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国家安全这个“头等大事”,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准确把握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明确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保障国家安全的治本之策在于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党的二十大从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力量布局等方面对健全国家安全体系提出要求,强调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等,为进一步夯实国家安全制度基础指明了方向。要自觉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实战实用鲜明导向,更加注重协同高效、法治思维、科技赋能、基层基础,推进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手段方式变革,完善应对国家安全风险综合体,加快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
更多内容详见: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文章《》
(策划:梁佩韵 审核: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