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新内容新价值,杭州影视峰会热议六大话题
“文化企业要以精品的回归与创新厚植新内容,以产业‘跳起来发展’的姿态诱发新价值,以开放合作的心态推动华流出海催生新力量。”
12月20日,2016年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暨第四届中国影视产业推介会在杭州落幕。一天半的密集议程,哪些是行业焦点?
文化自信与主旋律
“文艺家要坚持文化自信,将文化自信提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前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表示,影视产业创新,要高度地重视文化自信的作用,坚守文化立场、文化信仰、文化价值。“影视文化要讲创新,这个新价值不是从空而降的,新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内涵的流失是当前电视剧创作中最值得警惕的一个现象。电视剧发展当中面临的迫切的任务,是要恢复中国电视剧固有的饱满的文化含量与文化内涵。”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表示,电视剧要繁荣发展仍要坚守住电视剧的文化属性,不能在市场大潮中迷失方向。
近年来,主旋律作品成为文化输出的新渠道。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艺术评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盛伯骥表示,对红色题材一定要有历史的担当,对主旋律作品的扶植和管理要把控两点:一是量和质并行,更要看重质评估,严格审查;二是看重对平台奖励。
IP的变与不变
在市场年轻化、题材多元化之下,曾经红极一时的IP,开始褪去热潮,观众对于内容的审美也正在提高。
“很多人买IP,但几乎很少有一种IP能够持续地带来优厚的回报。很多电影的IP并没有产生效果,因为中国每年会换一轮主流消费者。”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在做互联网IP轮转时,可以看到消费者对内容IP的反应,从中去把握这个IP到底有没有受到市场的欢迎,这是内容孵化的价值。“未来5年之后,如果中国电影增长空间受限,就只能开拓新的领域:一个是做合家欢电影;一个是挖掘IP,将IP进行轮转和孵化;另外一个是开拓国际市场。”
作为常年以IP为头部内容的提供商,2016年,华策提出"SIP"战略,致力于"打造娱乐爆品"。在华策集团克顿传媒副总裁刘智看来,影视公司仅关注“IP”这个概念还不够,同时要在IP内容上进行坚守和创新。“华策在影视内容打造过程中,坚持内容品质‘不将就’、创作及拓展‘不守旧’。克顿会为IP做一个科学的规划,每一个IP都需要搭建起框架才可以运营成一个好的作品。”
“一个IP是综合的,而不是由数据表明的。”作为平台方,爱奇艺版权管理中心副总经理李莅樱表示,视频网站会员不只靠单纯的内容支撑,同样需要利用技术、运营,对内容进行分析和和判断。“合作方、制片方真的要好好地了解一下,平台对于会员这个领域真正需要的内容,而不只是说我有一个大IP就行。
内容价值与创新
“对于影视公司来讲,玩法再多,都不及IP转变成好的内容来的重要。”向上影业董事长肖飞表示,无论资本怎么热,风口在哪里,最重要的是怎样创造出好的内容来,怎么孵化出好的IP才是其核心价值。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内容为王”对内容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演刘江今年推出的《咱们相爱吧》在内容和表达上,与此前的同类剧集形成了较为显著的差异。但大数据的创作环境也为其内容创新带来诸多“障碍”。刘江提到,在市场上,网络点击量刷不达百亿的剧都称不上爆款。重营销,轻创作,是目前市场最大的问题。“过去是内容为王,现在是数据为王。创作是离不开行业环境的,什么样的行业环境将造就什么样的作品。如果人们都在用运作去取代创作,受众心理和需求就没有意义。改数据容易,但恰恰出真正的好作品,不是有钱就能办到的。”
“当真正将内容交给用户、交给网友、交给受众的时候,也就是影视剧的春天来到的时候。”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大优酷事业群影剧中心高级总监袁玉梅表示。
创新是创作者保持创作活力的唯一路径,别无他法。正如刘江所说,爱情、婚姻需要天长地久,但创作却需要喜新厌旧。“回顾我这些年的创作之路,每一次的收获其实都是离不开创新,离不开喜新厌旧的。”
《平凡的世界》、新《水浒传》编剧温豪杰表示,创新要以遵从戏剧规律为基础,把戏剧基础做扎实,然后才能谈创新。“如今的影视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揪着自己离开地球,走玄幻、科幻路线,还有回到怀旧的纯真年代去,寻找一方净土。所以说,创新要遵从时代的需求,去寻找创新,方向永远比努力重要。”
渠道融合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渠道正被洗牌,影视内容主战场已经从过去传统的电视台向新媒体过渡,同时,制作方愈发将内容向网生倾斜。慈文传媒副总裁赵斌表示,视频网站会员的增加,令其对高品质影视作品的需求同样增加,这种需求令制作公司可以在内容上步调更大胆,创新更多一些。“视频网站会员的增加促使老牌的影视公司引进更多新鲜力量,也令老牌影视公司在进一步与互联网的融合中进行转型。”
“当前,从政策上提倡线上线下一个标准,又给了传统电视平台一个新的机会。”影视编剧、派乐公司创始人张永琛表示,“无论是在资本市场也好,还是在影视市场,要想赢,必须有前瞻性。”
“无论是怎样的渠道,所有的传统影视和互联网影视最终会彼此靠拢,进入一个超级大剧的时代。”袁玉梅表示,任何一个项目必须要完成商业模式的搭建,才能持续下去。影视剧生产也是一条生物链,整个链条里,很难有机会用一切最优良的条件来创作一个作品,“一定在很多的限定条件和周期条件之下做一个最合理、最优质的选择”。
海外市场
“电视剧的输出特别像一个很好的价值观的输出。中国很多企业会伴随着中国电视剧和电影的输出而到海外去。”小红唇创始人姜志熹说。
近些年,中国的影视创作在国际市场的能见度不断提升。当下,推动国际合作已经成为电视剧主管部门力推的一个发展策略。华语内容的全球化战略也已成为大型影视公司的战略目标。
华策影视集团副总裁傅斌星表示,人才永远是行业的核心。有了好的人才,才有可能创造出符合海外口味,符合大多数观众的口味的项目和作品。所以,影视产业的全球化一定是个中长期战略,在抓项目的同时要抓人才。
华流出海的过程中,会遇到本土化问题、文化输出和价值观输出等问题。复星集团影视集团执行总经理陶云逸表示,中国全球化进程在加快,要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输出,而在于理解。“除了买买买以及战略合作之外,在孵化创作和创意层面上,首先要做的是到好莱坞投资,进入到他们最核心的部门,让它的人为我们所用,然后再来讲我们怎么对接,怎么进入到其他市场。”
影视2.0
艺恩数据显示,中国的网络视频用户数目前达5.14亿,30岁以下的年轻用户数占57%,其中,90%的用户使用手机观看视频,用电视观看节目的仅有16%,影视产业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
内容的精品化,用户的年轻化以及渠道的多元化是2.0时代的三个显著特征。
艺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高文韬表示,今年中国视频的付费用户数超过5500万,付费收入将超过100个亿,这是全新的一块蛋糕,而且头部内容对付费的拉动效应非常明显,也催生出一种新的原创内容的形式。内容正在成为流量的入口,连接电商、直播、打赏等交易行为,边买边看,正在越来越多的影视和综艺节目中出现。
中国电视剧制作协会副会长、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总裁赵依芳表示,文化企业要以精品的回归与创新厚植新内容,以产业“跳起来发展”的姿态诱发新价值,以开放合作的心态推动华流出海催生新力量。“未来的大文化产业一定是基于优质内容的全领域、全球化、大平台、大数据、深度产业化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