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电影前景可期成为“黑马”仍需锤炼
目前来看,中国纪录片的理念和水准都在迅速向国际靠拢,纪录片市场正在慢慢发展起来。纪录电影有希望走向市场,但在成为“黑马”之前,本身要经历锤炼。
近年来,由《舌尖上的中国》带来的纪录片热使得越来越多的纪录片走上大银幕。
2015年,纪录电影产量、公映影片数量和票房都创新高。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的数据,全年摄制完成纪录电影38部,创历年新高,共12部在院线上映,加上3部非本年度出品的电影,共计有15部作品在院线上映,较2014年(8部)翻了近一番。其中,两部纪录片创下纪录片票房的“千万记录”:5月上映的《旋风9日》票房近1700万元、10月上映的《喜马拉雅天梯》票房逾1100万元,被视为纪录片试水院线的成功探索。
今年的12月16日,两部纪录电影同时登录院线。《生门》跟踪拍摄700余天,从40个故事中选取了4个遭遇早产困境的产妇家庭,记录了他们在医院生产过程中面临的种种考验;电影版《我在故宫修文物》聚焦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师群体,截至12月27日20:00,该片累计票房达577.88万。
数据显示,2016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审核通过的纪录电影有31部,进入院线放映的中外纪录片6部,截止到12月23日,纪录电影总票房为2.041亿元。从市场表现来看,今年上映的几部纪录电影豆瓣评分均在7.5分以上,虽然部分影片票房不尽理想,但都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和影响力。
尽管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上,纪录片占据的份额很小,但从目前来看,中国纪录片的理念和水准都在迅速向国际靠拢,纪录片市场正在慢慢发展起来。今年,纪录片的数量和品质实现了整体提升,大投入、大制作、高品质的纪录片不断涌现,现象级作品也不乏少数。8月份上映的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将电影讲故事的手法、剪辑的方法引入纪录片的创作中,不仅入围了今年上海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还获得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传媒荣誉“最佳纪录片”奖,收获零差评,以6600万票房刷新了中国电影纪录片票房的纪录。纪录电影市场不断有“黑马”跑出,以其独特的形式满足了大众多样化的观影需求。
此外,与《我在故宫修文物》同天上映的《生门》从数据上看虽不敌大制作、大明星的剧情电影,但却赢得了一定的口碑。用导演陈为军的话来说,“这部影片能够上映已是进步。”“拍摄1000部影片,真正到院线上映的只有200部,其中盈利的还不多,这种剧情片的二八定律,对纪录片也一样。对于纪录片来讲,这个挑战更加严峻,因为纪录片很多,但有震撼力的作品不多。”电影发行人赵军曾由衷地表示,纪录片是有希望走向市场的,但在成为“黑马”之前,自己本身要经历锤炼。中央新影集团董事长金越则表示,对于纪录片创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否挖掘到观众心里想要的那个题材,是否具备了能够讲好故事的能力,是否具有制作高品质影像的基础。从上述两个标准来说,《生门》算是一部用心制作的作品。
日前召开的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一个良好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卫视频道为寻求差异化的竞争方式,开始加重纪录片内容布局,甚至力推纪录片进入晚间黄金档。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纪录片来说,院线平台依然是一片蓝海,有很大的价值可以挖掘。”
虽然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略显疲软,但也意味着观众对于电影的质量和种类有了更高的需求,这对于纪录电影来说是个机会。同时,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为纪录电影的发展提供了经验,政策引导和产业发展的双重作用,也为纪录片带来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当然,除了外部条件的利好,纪录片想要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做好内容、讲好故事仍然是关键。除此之外,由于长久以来,中国观众没有形成进影院观看纪录片的习惯,因而纪录电影在营销推广方面的力度也有待加强。此外,从目前中国电影的观众构成来看,纪录电影还应更多的关注年轻受众的需求,不断创新内容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