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人人能评:不盲评、不盲从是影评人基本素养
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评电影,但要做到不看片不评论,不为钱评论,不人身攻击是电影评论的伦理底线。
年底历来是国产电影接受观众“大考”的重要时间节点。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摆渡人》《长城》《铁道飞虎》三部国产圣诞贺岁档电影口碑的集体“扑街”与票房走高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大量网友支持“烂片”就要打差评的论调,另一方面,又不断爆出水军肆虐,篡改影片评价的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主办的“电影批评建设”学术研讨会上,20多位业内专家、学者围绕影评人的信用危机、电影产业生态环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只要看过,人人都可以评电影
电影好不好看,到底谁说了算?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能对电影发表几句评论。“电影评论在年末成为一个大事件,说明针对今年的电影创作现状观众有话要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主任、教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吴冠平认为,开放的电影市场捍卫每一个观众自由表达的权利,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评电影。
《摆渡人》监制王家卫近日也针对影片几乎一边倒的“差评”回应道,“无论什么东西,都会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人,这不重要,只要你看过。喜欢,我们高兴;不喜欢,我们也尊重,但要看过才是尊重电影,尊重自己。”
“‘爱之深,责之切’,网友的评价虽然不一定是‘权威’,但也是观众心声的投射”,业内人士指出,真正拿出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可能是重要得多得多的问题。
要区分专业影评人和普通观众
《长城》等电影燃起了影评领域内的战火烽烟,混战已不足以描述这场由专业影评人、各平台上的网友、公知、电影人甚至出品人加入的舆论风暴。一句颇具争议的“张艺谋已死”带来的是人们对影评标准的思考。
在互联网及其传播渠道越来越多样化的大背景下,影评界生态和格局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差异化、多元化已经是一种“新景观”,“标题党”“博眼球”“修辞狂欢化”成为一种常见现象。然而,众声喧哗,严肃、深刻的影视评论也成为吐槽时代的稀缺品。影评人周黎明分析,普通观众打分出于情绪的宣泄,很正常也有权利,但不代表他们的打分有十足的参考价值。相应地,专业影评人要给出理由,评论影片可以非常犀利,但不能做人身攻击。人身攻击是一个底线,虽然电影评论是个人化的东西,但是客观上起着导读的作用。
同为影评人,图宾根木匠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打零分可能是简单粗暴的消费者心理,应当把这体验性评价和评论家评价区分开来。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主任、教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吴冠平进一步解释道,学术评论建立在电影史、电影理论的学术视野之上,应该尝试突破既有的学术圈,突出其权威性、引领性和影响力。用户评论反应个体的消费体验,在用户反映的层面有一定的合理性。未来,可以尝试通过青年学者建立桥梁性的话语体系,实现不同评论维度之间的有效对话。
电影发展要建立良好影评人制度
目前,电影是否有票房,是否有好评,除了影片的质量外,还有偶然的因素在“作祟”。“好片也可能被差评,也可能没有票房;烂片也可能有票房,甚至大卖。有时运气起很大的作用。”清华大学教授尹鸿预测,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一些客观、公正、有鉴赏力的独立影评人会逐渐出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影评人。而电影的发展则需要建立良好的影评人制度。
被奉为经典的电影《小城之春》曾经只落得“那么苍白,那么病态“评价;一手创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的电影评论家钟惦斐曾经三次观摩电影《黄土地》却不发一言,因为看不懂,所以不开口。从中不难看出良性公允的电影评价不但不会遭到创作者的抵触,相反会成为创作的直接动力;评论有个体和时代差异,对某部作品的评论出现差异性和多元性是正常的;尊重事实做客观判断,不盲评、不盲从是评论者的基本素养,也是电影评论的伦理要求。
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影观众加入了影评的队伍。面对参差不齐的影评人队伍,《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向云驹强调,良性、健康影评应具备挑战、应对、机制、责任四项特点,不看片不评论,不为钱评论,不人身攻击是电影评论的伦理底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任、教授李道新也提出,“任何话语体系都可能挑战规则,范式的意义是打破范式,影评的意义是打破影评,传统的人文观念和美学素养也在不断的遭遇挑战。”当影评人在做影评的时候,学习是最重要的,要谨慎发言,努力完善自己。
中国电影要发展,中国电影要走出去,必须建立具有公信力的评价话语体系,这个体系的建设需要学界和媒介的共同努力。皇甫宜川认为,公信力意味着话语权,在2016年的年底,中国电影通过这样一个话题收官无疑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