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质感、重传承,《天籁之声》为民族音乐发声
通过音乐人的重新演绎,《天籁之声》将民族音乐赋予新的质感,传达出民族音乐的时代精神。
“作为主流卫视媒体,我们理应承担起主流价值的传播引领责任,回归综艺应有的价值,多一点高雅,少一点媚俗。” 在东南卫视总监陈加伟看来,坚持品质化发展是福建东南卫视安身立命的初心。沉寂多年后,东南卫视重新出发,打出的仍然是一张内容为王的品质牌。
今年以来,东南卫视在全国广告普遍下滑的情况下,广告营收呈现出逆势上扬的良好态势,极为不易。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东南卫视还创作了一大批彰显主流价值的节目,其一是以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突出制度自信的《中国正在说》;另一个则是展现中国魅力、唱响文化坚守与文化自信的《天籁之声》。
《天籁之声》节目研讨会现场
2月23日,《天籁之声》节目研讨会在京举行。作为一档民族音乐节目,《天籁之声》“原创+民族,创新+传承”的特点,使节目一经播出就受到各界广泛关注。节目自播出以来,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和影响力,得到了业界、学术界、媒体和观众等多方面的好评。
演绎流行经典,民族音乐的新模式、新定位
少数民族文艺作品就是要拥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在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副巡视员任乌晶看来,用这三点来概括《天籁之声》还是比较准确的。
第五期《天籁之声》节目现场
传统民歌如果按照传统的唱法演绎便毫无新意,《天籁之声》的成功探索在于其对民族音乐有了一个新的定位和展望。在民族音乐这样一个偏冷的领域或者题材内,如何让它在社会中取得最大公约数,《天籁之声》做了一个巧妙的创新——用任务邀约的方式或者主题定制的模式,由媒体来下订单,来向具有这种潜质的人发出邀约。这个单下的对不对?接单的队伍能不能达到订单的要求?这便构成了双重悬念。而正是通过这种颇具“仪式感”的方式,节目展现出了原创民歌的一个完整孵化过程。
综观前几期节目,《天籁之声》打动观众的不是音乐之外的形式,更多的是音乐作品本身。
张惠春重新演绎经典歌曲《姐妹》
《天籁之声》一直把致敬传承、促进民族音乐的融合与发展作为宏观层面的节目立场,而在微观层面,节目通过音乐人、音乐作品、舞台演绎等多个方面层层深化情绪,多层次、多角度解读民族音乐的立意。把在山上唱歌的状态搬到舞台之上,把单一的民族音乐融入更加丰富多元的现代元素……在《天籁之声》的舞台上,没有任何唱法、流派的限制,而经过数期的磨合历练,节目中歌手们在民族音乐传承融合方面更加娴熟,不一样的民乐演绎更值得期待。
而这些音乐人极具创造性与思考力的创作演绎,让我们在民族音乐走向时尚化、国际化的过程中,看到了希望。在《天籁之声》音乐总监谭伊哲看来,《天籁之声》最可贵的是在音乐最本质的内核上进行创新改编。“一切都服务于我们的民族灵魂”,同时,他也主张在节目中实现“民族大融合”“民族音乐融合了,那在世界上也就能够实现融合”。
腾格尔在《天籁之声》舞台上演绎民族音乐
深化精神传承,音乐节目也能有情怀
“任何一个制作方和媒体都希望这个节目有很高的收视率,但是如果能够站在一个民族的角度去分析什么叫民族,民族的基因是什么,民族的基因对于音乐的意义是什么,朝着这个方向去走的话,你们不要考虑收视率了,大胆的做下去。”在《天籁之声》节目制作之初,陈加伟的一席话给了该节目总策划武毅莫大的鼓励和支持。而也是这句话坚定了《天籁之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坚持。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副主任肖党荣在研讨会上称赞《天籁之声》是“众声喧哗里内观独步者之一”,“醉梦浮华里清音独奏者之一”,“节目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好”。可以说,《天籁之声》是当前电视综艺节目里,党和国家文艺方针政策的生动实践者之一,已经和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站在了一起,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用自己的行动和探索,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挥洒耕耘。福建东南卫视、海峡卫视与中央电视台同声相和、同频共振,为广播电视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积极而有效的实践,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意义”。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副主任肖党荣
肖党荣说,“如果说几年前电视文化节目的出现,是无意识的自发行为,那现在的《天籁之声》和《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就是理论上清醒之后的自觉行动,是贯彻落实中央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先行者和优秀代表。希望《天籁之声》等优秀传统文化节目,深挖广拓、研究规律、做出特色,用独特的奏鸣,鼓荡起更多更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作为《民族文化之旅》的先导民族音乐节目,《天籁之声》是纪录片《民族文化之旅》在民族音乐板块上第一次就传承创新方面的一种探索。它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全国多民族深厚的音乐文化给养,多彩的音乐文化特色和独特的音乐文化魅力。作为《天籁之声》节目制作方代表,北京天成嘉华文化传媒的董事长张爽表示,“节目在传承的基础上用创新式手法的展示,可以令更多的年轻人能够体会到,能够看到民族歌曲、民族文化之美,这是我们最重要的目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
对民族文化的珍视是《天籁之声》难能可贵的精神内核。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表示,《天籁之声》节目的确是出品单位一个有眼光,有勇气的行动。“从大家对《天籁之声》节目的肯定也可以看出,文化寻根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在社会发展形成经济自信之后,培养文化自信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同时,作为一档民族音乐真人秀节目,《天籁之声》接下来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如何找到经典与当今大众需求的最大公约数;二是走向世界要解决如何跨越国际文化市场的门槛的问题;三是网络时代经典传承要解决“渠道中断”“表达失魅”的问题。
“《天籁之声》最重要的就是体现了文化担当。”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看来,现在电视平台基本上被市场的单一逻辑推动的比较厉害,文化建设、文化建构的逻辑可能在里面起的作用比较小,“但《天籁之声》无论是风格、唱法,和它体现出来的文化要素,都体现了一种文化担当”。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用“三个有”(有情怀、有智慧、有价值)和“三大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传媒价值)评价这档节目。他表示, “《天籁之声》带着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已经开了一个很好的头,很值得期待它后面有更远的路去走,会产生更好的效应。”
“《天籁之声》以不落窠臼的苦心孵化、不忘初心的文化坚守以及不负真心的国际定位打造了一档原创的、民族的、艺术的同时也是世界的综艺节目,真正的改变了音乐类节目的创作方法和观众的审美期待,让音乐类节目走出热闹喧嚣”。中国社科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电视节目模式研究专家冷凇说。
音乐节目如何做到不流俗、不媚俗?坚持文化性,突出思想性和艺术性是重要突破口。《天籁之声》着眼于中国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通过为民族歌手提供演绎各民族音乐的舞台,提升民族音乐的传播度,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创新。东南卫视在此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对音乐品质、内涵的不懈追求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