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七大文化关键词解读
广电时评两会报道组 张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其中,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市场监管以及文化走出去成为今年文化产业发展关键词。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此外,大会还审查了《关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和《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大会上,李克强强调2017年要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一是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二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三是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四是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五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六是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七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八是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九是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其中,在第八项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工作中强调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主要支出政策落实情况——推动文化改革发展。支持49871家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支持1260个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价收费开放,实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1791个。鼓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促进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支持中央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社会领域改革加快推进——文化领域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31个省(区、市)出台了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及《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标准。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创作,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主要支出政策——文化体育方面。支持地方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支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促进文艺作品创作生产,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资金、资源和政策的统筹力度,努力形成系统综合的财政文化政策体系。
李克强最后强调,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动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注:文章部分文字引自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现场文件,最终报告文字以新华社公布的文本为准)
★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
201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实施,这为各级政府推进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傅莹在回答记者问时就强调,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是文化立法的一个突破,这部法律重视推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鼓励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进入标准化、均等化和专业化的新阶段,将对广播影视改革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和影响。其中,广播影视机构是公共服务的实施主体,其法律地位在公共服务保障法中得到确立,这将为广播影视改革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和更多要求,为基层广电媒体的改革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要大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包括深入推进教育、文化和事业单位等改革,把社会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充分释放出来。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文化立法领域的一次突破,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座里程碑,对于促进电影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该法不仅明确了“二为”方向、“两个效益统一”、“双百”方针、“三贴近”、“三性统一”等要求,还首次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写进法律。简政放权、激活市场的活力是电影产业改革推动的重要方向,电影产业促进法出台后,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放管结合,加强后续的监管。
★鼓励内容创新
美兰德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电视平台播出的首播剧共218部、综艺节目429档、纪录片356部,互联网在线的纯网剧632部、纯网综1038档。2016年以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大力推进自主创新,鼓励支持原创动漫、节目等内容生产,《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都对文化产品内容创新提出较高的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提升质量水平。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在减权放政的同时,文化市场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增大。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各项措施,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其中,文化部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加强网络表演监管;总局除了加强电视节目监管工作外,还加强网络视听原创节目监管力度,同时,2017年总局将对用户数量多、营收规模和市场影响力大的游戏作品进行重点监管;国家版权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管理的通知》,建立网络文学作品“黑白名单”制度,加强网络文学版权监管;此外,2016年7月14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1号---上市公司从事广播电影电视业务》(2016年修订)加强对影视公司的监管。该文对影视公司作品票房等做出进一步明确规定,同时,严控“明星证券化”现象,即对上市公司与演职人员的合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披露要求。
★加快融合发展,推进广电“供给侧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广电目前的融合发展水平、层次和质量,距离真正相“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早在CCBN 2016主题报告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进就强调,广播影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媒体融合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
★积极发展创业板、新三板
积极发展新三板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完善主板市场基础性制度,积极发展创业板、新三板,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在过去几年,新三板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挂牌企业超过1万家。2014年新挂牌企业达1572家,其中,文化、体育、娱乐业共28家,占1.89%;2015年新挂牌企业5129家,其中,文化、体育、娱乐业有104家,总新增总数的2.03%。新三板已经成为多数影视公司的新宠,挂牌也出现加速迹象。整体上来看,文化传媒业频获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发展前景可期。
★推动文化走出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随着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尤其是“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战略性目标任务的提出,与之相配套的文化输出和文化境外落地也成为重点。2016年12月29日,文化部印发《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值得注意的是,12项子任务中,涉及影视动漫发展的计划就占了3项。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近年来总局积极推动中国当代影视作品“走出去”,《琅琊榜》《甄嬛传》等优秀电视剧作品在海外反响良好,同时,“走出去”的中国电影数量也越来越多。今年,推动文化走出去依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除了总局鼓励之外,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和制作机构也加强与国外的合作,通过影视节展和影视剧输出传播中国文化。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这一表述第一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今年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重点。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