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一种将生命延长三倍的正确方式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影体验。
当你走进电影院,花了几十块钱想欣赏一部期待了很久才上映的电影,往往观影过程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
在电影《上帝保佑美国》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中年大叔Frank和青春期少女Roxy组成了“杀人拍档”,他们相约一起去影院看电影,却在放映期间遭遇了令他们极其愤怒的事:
于是,“杀人拍档”掏出枪,击杀了这些噪音制造者,并和唯一一个文明观影的观众道了谢。
网友感慨:“应该在每部电影放映前都播放这个片段。”
电影院的嘈杂总会把沉浸在胶片世界里的你拉出来:
例如你明明是来看一部科幻电影,刚感叹于电影特效的精良制作,旁边坐着的观众偏偏开始了他的“百家讲坛”:科普人物前史、评价人物性格、猜测人物结局……
当你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电影屏幕上时,发现已经漏掉了最精彩的特技部分。
例如你明明是来看一部爱情电影,渐渐沉醉于男女主角朦胧诗意的爱情氛围,看着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突然有个声音从你耳边传来:“妈妈,他们在干嘛?”
例如你明明是来看一部悬疑电影,在昏暗的光线里跟着影片节奏全身心投入寻找真凶。
突然一道闪光灯切断了你的视线……
‘咔嚓’,前排的妹子正在乌黑的影厅里崇拜自己帅气的偶像。
……
越来越发现,如今很难找到一个安静独立的空间去全身心的沉浸在一部电影里了。
“一面墙,一张沙发,一台投影仪”
木卫二在他的书——《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中写道:
同样一部电影,在人声嘈杂中看到的是一种解读,在悠闲静谧中看到的又是另一种情怀。
在某个下午或深夜,你一定需要一个独立盛放灵魂的空间去私会一部好电影:一面墙,一张沙发,一台投影仪,一套家庭影院组合音响亦或是一台高清显示屏电脑都能带你进入独属于一个人的光影天地。
想象你拖着连续工作一周的疲惫身体,在一个周末的午后,找到一个有一面白墙的僻静角落,靠着沙发,关上灯,打开投影仪:
影片开始后,你发现眼前的屏幕变得更大更宽广,它们从狭小的屏幕中被释放出来,散发出忽明忽暗、诱人的光。你不仅是在看电影,更循着光亮走入其中,然后又随着灯光的熄灭走出电影。
也许,电影与现实并没有什么必要的关联,它像柏拉图洞穴中的火光,而我们就是那些宁愿被绑在洞里,也不愿走出洞穴的人,我们情愿做电影的俘虏。
“独立,独立,独立”
电影总是能给我们更多重的生命体验,比阅读更具体,比梦境更真实。
杨德昌导演在他的电影《一一》中说了一句台词:“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
木卫二特别喜欢这句台词,这本《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的书名就由此而来。
作为一个独立影评人,他真实、果敢;
作为第50届金马奖的评委,他阅片数量丰厚,他对电影最本能的判断里承载着真情。
对电影的真情使他十年始终如一,坚持从事一个职业:影评人。
木卫二,生于南方,现在北方,一颗天上的星体,一个爱看电影的人。他十年来只有一个职业,影评人。他以大胆、犀利的评论收到广泛关注和议论,本书是其静心创作的作品,希望给读者介绍一些真正美好的电影,提倡重归初心的电影生活。
他写《推拿》:“我对《推拿》的喜爱,说到底与原著无关,与演员无关,甚至也与曾剑的摄影突破无关。在中国古诗词里,表情达意主要靠想象,我认为娄烨已经找到了这种诗情技巧。电影的结尾,买菜归来,热水洗头,暮雪纷飞,并不新奇的三样食物,组合一起,却精确地描述了江南的动态和日常的美感,情意暖暖,你我心知。”
他写《无姓之人》:“不曾活过的尼莫,真实活过的尼莫,以及永远活着的尼莫,《无姓之人》像一部拍给选择恐惧症患者的艺术电影。小小的尼莫,正如爬行在崩坏之塔上的你我他,你只能往上爬,因为掉下去的结果只有死亡。尼莫的一生也形同哲学命题,人不可能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影评,他始终出于本能、发自灵魂,写出他最真实的感受。
贾樟柯导演在为这本书写的序中说道:
也许快餐时代带给我们的不仅有方便的食物套餐,也有流水线上产出的精神食粮。
如果你厌倦了流水线上产出的‘爆米花’电影,不如体会一下独自窝在沙发里,探寻电影的多种可能。
点击图片购买▽▼▽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
作者:木卫二
在《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中,描述了不同的电影领域和观影姿势:
魏小河说:“如果一个人想做一件真正自己喜欢的事情,往往只能一个人独自去做。”
当你身处于独居生活,面对空荡荡的房间,难免会觉得迷茫。
秉持从独居生活走向独立人生的理念,国内首个专注于独居生活的文化品牌——“独立日”诞生。
《读者》与三联书店共同策划了此次《有一种生活:独立日典藏套装》新书的发布。
将个人、独立、有品质的生活理念贯穿全套书籍,一如收纳筐可以帮你整理房间,“独立日”则帮你整理生活。
除了这本木卫二的《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之外,“独立日”系列还有其他两本关于生活的不同领域:魏小河《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陈宇慧@田螺姑娘《日出之食》。
《独立日: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
作者:魏小河
《独立日: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是一本年轻人写给年轻人的书,一本关于书的书。
作者魏小河这样评价读书这件事情:“读书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特别的变化,但我能感受到自己变得更独立、更丰富、更自由。没有阅读,我要从哪里去获知那么多迷人的想象和精彩绝伦的思考,去了解世界之大以及我之渺小?”
魏小河,生于江西,现居深圳。喜爱阅读,业余写作。一条未知终点的河。经营不止读书微信公众号一年,坚持原创,受到数十万年轻读者追捧,被认为是微信“最懂年轻人的书评人”。其文字真诚坦率, 三肥七瘦恰到好处,读来让人过瘾。本书是魏小河首部作品,希望将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介绍给更多有志于过更优质生活的人。
《独立日:日出之食》
作者:陈宇慧@田螺姑娘
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吃得更好,而不是生活得更累。本书是“独立日”系列的第三辑,为我们介绍了一种可能被忽视的早餐生活。在《独立日:日出之食》这本书里,作者不仅介绍了丰富的早餐做法,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一种“用早餐唤醒美好一天”的生活方式。
田螺姑娘用明快而有温度的文字,带我们进入完美的日出时光:用高效的时间管理让一天变得更长,挑选实用的厨房工具打造完美厨房,从快手早餐、西式风味、家常味道到周末brunch,让每一天都有不一样的开始。偶尔置办一桌家宴,与亲友相聚,成就满满。
陈宇慧@田螺姑娘:湖南妹子,没有专业厨师经验,只是热爱下厨。希望每个忙碌的人都能吃上早餐,对自己好一点。早餐有多少种做法?且听她讲上一千零一夜。八分钟做好一碗拌面,五块钱烤一份秋刀鱼,每一个普通的上班族,都能从她的文章中,汲取生活的希望和力量。因为她的存在,无数个早起的清晨不再痛苦,无数双冰冷的碗筷有了温度。
有这样一种生活:
读自己喜欢的书;
看自己喜欢的电影;
做自己爱吃的早餐;
每天都充满期待。
好时光,莫辜负。
编辑:虢雪 实习编辑:钧棋
点击图片 购买《有一种生活:独立日典藏套装》
暑期特惠,限时折扣
购买即赠《把小日子收进手帐里》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