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伯彦简介 2022年3月作品番号
汪伯彦简介番号更新时间:2022年3月;
汪伯彦个人资料
中文名:汪伯彦
别名:字廷俊
谥号:忠定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南宋
所处时代:南宋时期
出生地: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
出生时间:公元1069年 逝世时间:公元1141年
职业:宰相、奸臣
职位:右相、少师
汪伯彦简介
汪伯彦(公元1069年―1141年),字廷俊,徽州祁门人(今安徽祁门),南宋初年宰相,著名奸臣。康王赵构在河北,他率兵保护,遂受信任。赵构继承皇位后,任知枢密院事,旋进右仆射。与黄潜善同居相位,专权自恃。他又主谋南迁扬州(今江苏扬州),不作战守之计。建炎三年(1129年),扬州失守后罢职。后又知池州(今安徽贵池区)、宣州(今安徽宣城)。以献其所著《中兴日历》,后升至检校少傅。绍兴十一年(1141年)去世,终年七十三岁。追赠为少师,谥号“忠定”。
汪伯彦生平简介
汪伯彦,字廷俊,徽州祁门人。考中进士,积累官职到虞部郎官。靖康元年(1126),被召见,他献上河北边防十条策略,被任命为直龙图阁、相州知州。当年冬,金人攻陷真定,皇上下诏迁真定帅府于相州,由汪伯彦统领。
高宗以康王的身份出使金国来到磁州,当时到处是金的骑兵,曾有数百名骑兵到磁州城下,追踪康王的行迹。汪伯彦马上用帛书请康王回相州,汪伯彦亲自背着装弓箭的袋子,他的部下在黄河边迎接康王。康王慰劳他说“:以后见到皇上,一定首先推荐你做京兆尹。”汪伯彦从此成为康王的知心人。不久,康王接到蜡书,设天下兵马大元帅府,以汪伯彦为副将。康王率兵渡河,谋划将去哪里,人人说的都不一样,汪伯彦独自认为“:非出北城门渡过子城不可。”康王高兴地说:“廷俊说的对。”渡过子城后,由大名经郓、济二州到达南京。康王奏请让汪伯彦任集英殿修撰。
金兵逼近京城,钦宗下诏:金人现在正商议通和,康王率兵,不可轻举妄动。汪伯彦认为可以。宗泽说“:女真人狂妄奸诈,是想缓兵;如果信任他们,后悔就来不及啦!应该立即进兵。”汪伯彦等阻挠他。等京城被攻破,金人逼二帝北去,张邦昌僭位称帝,康王听到后流涕。第二年春天,康王秉承皇帝旨意任命汪伯彦为显谟阁待制,升为元帅、直学士。高宗即位后,提拔他为知枢密院事。不久,被任命为右仆射。
高宗刚即位,天下人盼望太平。汪伯彦、黄潜善一年后担任宰相,专权放任,不能提出什么施政方针。御史谏官,下至百姓、内侍,都弹劾他们。汪伯彦被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洪州知州,改为提举崇福宫,不久被贬职居住在永州。绍兴初年,恢复官职,任池州知州、江东安抚大使。台谏官认为不能这样安排汪伯彦,于是诏命他仍以旧的官职去管理宫观,不久任广州知州。绍兴四年(1134),皇上追褒陈东、欧阳澈。舍人王居正不停地论奏汪伯彦、黄潜善,汪伯彦先前的官职也被罢去。
绍兴七年,皇上对辅臣说:“元帅府的旧僚属,往往都谢世了,只剩汪伯彦是共渡难关的。我的故旧,所剩无几,应该恢复汪伯彦的官职。”秦桧、张浚说:“我们已商议在郊外祭天的时候取得圣旨,再得到上天对汪伯彦过去功劳的证明,这样就能使中外信服。”当初汪伯彦没中进士时,在王氏的馆舍,秦桧曾跟他学习,而张浚也是汪伯彦推荐的,所以他们一起替汪伯彦说好话。绍兴九年,汪伯彦任宣州知州,他上朝拜见皇上,皇上对秦桧说:“对汪伯彦是随便任命的官职,希望能免去人们的议论。”又说“:汪伯彦是康王府的旧僚,离开京城七年。汉高祖、光武帝不忘丰、沛、南阳的故旧,这都是人之常情。”汪伯彦献上自己写的《中兴日历》五卷,他被任命为检校少傅、保信军节度使。绍兴十年,他请求任管祠观的闲职,皇上准许。第二年五月去世,被追赠为少师,谥号“忠定”。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221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