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宁:挑战不可能的背后,海尔如何引领中国制造三十年
去年,国务院发文将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助力国家品牌这一国家级战略再次加速。今年,海尔在国家级平台《挑战不可能》上的亮眼展现,则成为了这一战略的最佳样板。
1月7日,海尔洗衣机在高空跷跷板上高速运转成为一家人棕榈枝平衡挑战的实力科技助演,国人的挑战、海尔的挑战、栏目的挑战,完成了三位一体的完美匹配,其中的挑战精神与挑战实力更让全国观众叹服、自豪,当晚再创收视佳绩。
海尔可谓是国家代表队的实力之选,有这样的现象级合作也属正常。值得探究的是,这支国家队代表在台下,如何带领民族品牌弯道超车?以及它还将带给我们什么?
三次弯道超车,一直引领中国制造
海尔自八十年开始,就一直活跃在中国制造的舞台上,并领导着中国制造的发展,是中国制造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久炼成钢,海尔历经市场化竞争变革、全球化挑战以及互联网时代冲击,这中间每次都是一次生死竞速,而海尔之所以可以屹立不倒,就是因为海尔敢于迎接挑战,甚至是自我挑战与自我颠覆。
首先,从最早那段业内业外都知道的海尔佳话说起,砸冰箱。当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变轨前夕,家电紧缺与家电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成了一对先天矛盾,而这里面透露的一个关键问题,则是技术缺乏导致的生产线落后、生产模式落后,甚至连我国最大的人力资源优势都从优势变为沉重的负担。正是海尔从海外引入国外的先进技术,开启工厂制度化管理,以高质量产品打造了国内家电名牌,为我国制造业提供了如何在市场化竞争中取胜样板。
海尔化的名牌制造企业为我国制造业注入一支强心剂,而随后,全球化浪潮来袭,2001年,我国也面临加入WTO的直接挑战。那时,全球家电正处于欧美时代,受益于原创科技与先进管理模式,欧美日韩产品正在全球所向披靡,自然也让我国家电制造企业甚为担忧。当整个中国家电业面对劲敌入侵犹豫不定时,海尔率先开启了全球化战略。虽然当时年销售额已经过亿,但是海尔不满足于国内市场的成绩,直接在海外市场与强敌开战,不但产品率先出口美国,还在美国建立了海尔的基地,同时收购了GE Appliances,通过多年的努力,打破了伊莱克斯在美国的垄断,成为美国空调的第一。
在品牌上,海尔也走在中国制造的前面,率先打破了中国制造只能OEM没有品牌的尴尬现状,而且通过合资并购国外知名品牌,打造了包括海尔、卡萨帝、美国GEAppliances、新西兰 Fisher&Paykel;、日本AQUA、统帅在内的六大品牌矩阵,成为世界家电的第一集团军。目前海尔在全球范围内已建成10大研发中心、24个工业园、108个工厂、14万销售网点,成为中国制造的标杆。不但让海尔成为世界家电名牌,在这次超车之后,海尔已经成为了全球最顶尖的制造企业之一,也成为了国内家电行业的规则制定者。
第三次弯道超车,就是众所周知的互联转型,从革自己的命开始,向时代发起挑战。必须要说,海尔还是真正做到了基业长青,在每个时代大潮中,都没有掉队,而是积极转变自己跟上时代潮流。这不能不说,也是挑战了一个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