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电影,既有“高开低走”,也有“逆袭登顶”|观影
今年春节假期,您看电影了吗?
据猫眼专业版统计,截至昨日晚8点,春节长假七天内地市场电影总票房达56亿元,刷新了春节档新纪录。今年春节期间,共有6部新片在大年初一上映,其中《捉妖记2》《唐人街探案2》《西游记女儿国》《红海行动》四部“种子”影片“众望所归”,贡献了春节假期的大部分票房收入。有意思的是,即使是之前就被看好的“种子”电影中,有高开低走的情况,也有“逆袭登顶”的电影。在电影院默默蹲守了数天后,小编为您带来了这四部假期主要电影的观感——
《捉妖记2》
若说今年贺岁档开篇成绩最好的电影,非《捉妖记2》莫属。单日票房突破5.5亿元,刷新了内地影史单日票房记录,以85小时刷新中国影史最快破10亿的纪录。这样一部屡破记录的电影,却在假期后几天呈现了高开低走的局面,迅速被《红海行动》和《唐人街探案2》所超越,截止到下午5点,今日票房不到《红海行动》的一半。
2015年,《捉妖记》的上映给许多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动画制作和真人扮演相结合的技术结合较之前类似影片有了较大提升,而影片中所讲述的人与妖互不相容却又丝丝关联的世界令人着实有所思考:不同种族之间,是否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
《捉妖记》中“萌萌哒”的胡巴
对比与前部,《捉妖记2》仍沿用了“萌萌哒”的胡巴作为故事中心,却在许多人寻找胡巴的过程中重复多遍“一只能颠覆人和妖之间状况的小妖”这句台词后,胡巴仍只负责卖萌和在追逐的人群中藏来躲去,没有任何成长,也并未肩负起任何重任。在这部影片中,故事本身乏善可陈,梁朝伟所饰演的赌徒角色虽然拥有一系列心理成长和改变,但对影片本身主线全无影响。故事在主题上没有延续生长,前一部作品中埋的线索一个也没接续,且在世界观上也止步不前,全剧可缩略为简单的一句话:胡巴想爸妈、爸妈想胡巴,胡巴和爸妈在一起。这样的一部续集影片,与其说是续集,不如说是个过于冗长的片尾片花。高开低走的局势,证明了一点: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能说,如果继续拍第3部的话,希望制片方能再多花些心思,毕竟一部作品的成功并不意味着观众从此对这一系列会持续“买账”。
《唐人街探案2》
看过《唐人街探案1》的观众多会对第2部充满期待,原因主要在于三年前的第1部电影披着喜剧的外衣,其实呈现了一个在逻辑和线索串联上相当成功的原创悬疑故事,并让观众信服。这部电影的成功也使得国产电影中终于在糅合着喜剧色彩和推理片内核的类型片上取得了成功突破。而选择在年初一上映的《唐人街探案2》,也许更适合被定义为披着推理片外衣的贺岁喜剧。
之前看预告片,“十国名侦探”携手办案,从天才萝莉到日本神探种种针锋相对,想来很精彩,结果小编在影院里坐到结束才发现,萝莉从头至尾只有两句无关紧要的台词,日本神探则在案件一开始就表示对这案子没兴趣,然后回国了……某种程度上,所谓联合办案更像是个宣传噱头。从第1部以泰国为背景搬移到第2部中美国为背景后,理应获得更大的施展空间,但探案过程本身很难说有了什么质的突破,也少了前一部丝丝入扣的推理过程。
应着档期,也许“热闹”二字,才是导演所求。所以纵观整部电影,节奏始终被热闹非凡的情绪带着跑,而不是被案件的进展和推理的深入带着跑——街头追逐、半裸追逐、马车追逐……仅从喜感和笑点而言,应该说还是处理到位了,不苛求推理的严密性和故事能给人留下的回味,单从“贺岁”意义来看,《唐人街探案2》的呈现水准还是值得肯定的。
《西游记女儿国》
不知从何时开始,春节档期里一直有《西游记》的身影,从真人扮演到动画片,从重述西游故事到再演人物传奇,这个资源丰厚的大IP几乎每个故事都能独立成一部电影,既是观众熟悉、喜爱的故事和形象,又充斥着奇幻色彩,无怪乎电影制片方都对它青睐有加。可惜的是,因为熟悉度高,观众的观影要求也高,而《西游记女儿国》也许并没有达到观众的预期,虽然动用了郭富城、冯绍峰、赵丽颖等明星,在豆瓣评分上仅获4.7分。
在《西游记》故事中,《女儿国》以唐僧和女儿国国王之间的情感纷扰为主线,故事本身并没有太多波澜起伏的地方。以情感戏为主线固然好,可惜影片中,唐僧与女儿国国王之间的情感纠葛来得莫名其妙,台词对白也较为生硬。片中集合了当下流行的卖萌、卖基等桥段,似乎照顾到了大众的口味,实则低估了大众的需求。对于已经被贺岁档灌输了20余年的中国观众来说,这些已经烂俗于心的套路除了当时当刻博人一笑,很难说能够引起持续的观影期待。
梁咏琪饰演国师
《西游记》的原著中,《女儿国》是少数没有反派存在的故事,对于一部需要曲折情节来支撑的贺岁电影来说这是一大缺陷。于是导演安排了女儿国的国师和一个河神之间的纠葛,以河神血洗女儿国作为故事的高潮处——可是国师和河神的选角、造型均称得上“奇异”,让梁咏琪、林志玲两大女星以几乎”不忍睹”的形象出现,每看一眼,都忍不住一皱眉,能不出戏么……
《红海行动》
从《战狼2》创造的票房奇迹开始,观众心里就有所期待,下一部同题材的影片会是什么?能超越《战狼2》吗?《红海行动》在春节期间的“登陆”,无疑是这一系列贺岁电影中最引人注目、最激动人心的一部。小编身在小县城,过年期间最难买到的电影票就是《红海行动》,至少要提前两天以上购买,才能买到比较理想的座位。
与《战狼2》类似,《红海行动》所讲述的也是撤侨行动,不同于前者浓厚的个人英雄色彩,《红海行动》讲求的是团队意识,以一队蛟龙突击队的营救行动为主线,两个多小时的片长中超过90%时间是血与火的战场。这也我国首次在动作大片中调动现役最新军舰参加拍摄,50款枪支,3万多发子弹,4个月拍摄,1200多名群演,海陆空三线并行,带来的是完美呈现的视觉效果,几乎没有让人喘息的时间。
即使放在春节档期,影片也并没有回避血肉横飞的镜头,而是通过紧凑的节奏、始终紧张的氛围和对于战场的超高还原度告知观众:真正的战争只有残酷二字可以形容,没有莺歌燕舞、儿女情长,也没有始终让子弹绕飞的主角光环和以一敌十毫发无损的“奇迹”,和平不是空泛的语汇,而是无数军人以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如果说《战狼2》所激发的是高昂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红海行动》唤起的则更多是振奋和理解:为了国人的安危,军人的职责就是完成任务,即使知道前方面对着九死一生的场面。我们所需要做的,则是铭记无数军人的默默奉献,并珍视他们以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和平。
对于长达数月的贺岁档而言,春节假期占时并不长,但却是其中最重要时段,票房占比也最高。在今年的春节档期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如既往充满喜庆色彩的喜剧片,也看到了战争、侦探、奇幻、爱情等题材,在以上几部比较受人关注的电影之外,动画片《熊出没·变形记》和小品电影《祖宗十九代》等的推出,从体裁和观众覆盖面上也较往年有所拓展。在这期间,既有宣传势头猛烈、实际票房却后继乏力的作品,也有依靠观众评价和口碑逐日“逆袭”,终登单日票房首位的作品。让人不禁感慨,国产电影市场早已不是明星元素主导的单方市场,唯有高质量、真正用心的良心制作,才能赢得观众的持续认可。
2018文学周历已在我们微店中上架,
订阅2018《文学报》还有周边赠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