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他没有军衔,但人人称他“将军”(5)
眼看生擒无望,西谷喜代人下令击毙杨靖宇。一颗子弹随即击穿了杨靖宇的胸膛,射击的人叫张奚若,是东北抗联里有名的机枪手,随程斌一起投降,也曾是杨靖宇的爱将。
据说,杨靖宇在战斗中,背靠一棵树,边打还边喊过一句话:“对面哪个是东北抗联投降的? 滚出来! 我有话说! ”
杨靖宇倒在雪地里的时候,日本人还不相信自己真的射杀了大名鼎鼎的“杨司令”。
在确认尸体是杨靖宇之后,按照当时日方的报道:“是杨啊,于是所有的讨伐队员都发出了男儿之泣。”
伪警察大队展示杨将军遗体,左边两个都是中国人。日军后来还残忍地割下了杨靖宇的首级示众。
如果说那几名叛徒暗暗流出几滴眼泪,倒也可能可信,但日本人是不会有心情流泪的,他们有的,只是好奇: 究竟是什么支撑着杨靖宇在零下 20 多度的冰天雪地里存活那么久?他是不是还有密营” ?
日本人后来剖开了杨靖宇的胃。
他们失望了,杨靖宇的胃里只有三样东西:棉絮、稻草,还有树皮。
长岸谷隆一郎感叹:“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
在杨靖宇的遗物中,日本人除了手枪、子弹、怀表这些东西以外,找到了一个特别的东西:口琴。日本人无法理解,在冰天雪地,饭都吃不饱,随时可能送命的环境里,杨靖宇为什么还要带着一个口琴。
第一批在现场围捕杨靖宇的那个大队,程斌也在内,但无法确认是哪一个。程斌之后一度逃脱制裁,在1951 年被人检举身份,枪毙。赵廷喜 1946 年被群众抓获,枪毙于杨靖宇坟前。但张奚若、张秀峰等人因为种种原因(缺乏证据、追诉时效等),均逃过了制裁。张奚若晚年坚决否认自己射杀了杨靖宇(其余人都指认是他)
据说在发现口琴的时候,队伍中的叛徒,原抗联一路军参谋长安光勋忍不住痛哭失声——杨靖宇以前每每在队伍休息时,会拿出那个口琴,吹曲子给抗联的战士们听。
1945年8月9日,在中苏边境上,150万苏军如同潮水一般扑向了日本的关东军,发起了总攻。
在百万大军中,有一支 1000 多人的部队,以空降的方式,降落到了东北关东军身后,实施突袭。
这支部队都是中国人,他们就是当年被迫北上,且打且退,直到退入苏联境内的东北抗联战士。当年东北抗联的老弟兄们,最终以这样的方式,打回了自己的故乡。
只是在雪花飞舞的白山黑水之间,再也听不到熟悉的悠扬的口琴声了。
作者:张玮。本文摘编自《历史的温度》中信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