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么努力,为什么还是一事无成(4)
要把产品推向市场,首先应该找准精准的客户和群体,如果只是广撒网似的滥发信息,不但会招惹来朋友们的反感,也很难收获到意料中的效果。
民间有句俗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说的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和策略,而不是没头没脑地瞎折腾一番。
每一年快接近尾声的时候,公众号后台总会收到一些读者的咨询。
他们说自己在岗位上工作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看着同期入职的同事都纷纷升迁,或跳槽到了更好的平台,而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感觉这些年来付诸的努力和热情都没有得到预想中的回报。
他们会问我,到底是该在这一份看不到前景的工作上继续干下去,还是年后就向公司提出辞职,另谋出路?
其实,他们在职场上所遭遇的一切困境,归根结底都是由于错误的思维方式所导致的。只要扭转过来,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避免自己的无效努力?
我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每个人在努力之前,不妨多花时间去思索你未来的职业规划和方向,精准地锁定好个人目标,再将努力和实践落到实处。在每一个阶段中不断地总结和复盘,这样的用功,才会变得有价值。
其次,学会时间管理,打造高效的工作模式。美国管理学家科维提出过一个“四象限”法则,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分别是: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
列出工作内容清单,按轻重缓急排序,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专注于那些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面,尽量减少或避开那些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的工作。这将大大有助于提升你的工作效率,也能更快地达成你的计划和目标。
再者,充分调动起在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地拓展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一步步地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如果不改变思维方式,那你的人生不会有进步,唯一进步的只是年龄的徒增罢了。
愿你在职场的摸爬滚打磨砺中,逐步认清自身的目标和方向。而每一次深思熟虑后的奋力追赶,或许都是一次改变命运的契机。
作者:文翼,媒体工作者,写一切戳破人性和暖心的文字。代表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个人公众号:爱惠物语(ID:aihuiwuyu)。本文首发十点读书。
主播:杨柳,一个做起事儿来果断干练,遇着事儿时会胡思乱想,往往由理性主宰抉择但又经常感性大爆发,看似高冷实则亲和的90后双鱼女。在《读者》和你一起分享那些好的文章,和生活的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