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要多做无用之事?(2)
我家小区有个家庭主妇——李阿姨。这些年,她既要照顾老公的饮食起居,还要负责儿子的学业、公婆的身体健康。
平时这些日常家务够她忙得晕头转向,可是无论生活再琐碎,她一直努力保持着三个习惯,就是每天早起跑步、午休读报、睡前看书。
你很难想象一个每天早上要匆忙做早饭的女人,还会提前起床,听着音乐,踩着节奏,围着公园跑上5公里。
你也能难相信,一个整天逛菜市场的女人,还会关心国家大事,时事政治,读得懂财经报。
你更难相信,一个要整天洗脏衣服的女人,会有时间看莎士比亚的作品。
这些年,跟她同龄的妇女们,总是嘲笑她尽做无用之事,因为它们既不能让老公对你更有好感,也不能让儿子成绩更好,更不能教你做出更美味的饭菜。
可是结婚10年,生娃8年,跟公婆相处5年,整天跟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繁琐日常打交道的她,却没有因此变为一个平庸、爱抱怨、油腻的中年妇女。
她反而因为这些日常的兴趣爱好,性格日渐宽容,心态日渐积极,精神日渐饱满,依旧保存在婚前少女那份纯粹、热情和美好的品格。
周国平曾说:“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其实在生活里,越来越多的人,他们变得越来越麻木、焦躁、无趣。
整天就待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围着自己的一亩二分地,活成了百无聊赖的市井小民。
可是那些爱做无用之事的人,她们总是能在平凡的日子里,开疆扩土,找到更加新鲜,有趣,有意义的事,也活得越来越丰盛。
我家院子里,有个学霸王娟娟,不仅在校成绩很好,智商高。而且踏入职场,情商也很高。
如果说成绩好,是因为平时努力学习。那么性格好,则跟她从小受到的“无用”教育有很多关系。
娟娟3岁时,她的父母没让她学习过多的启蒙教育,而是一有空就会陪着她一起对着瓦蓝的天空发呆,会在苹果树下看蚂蚁搬家,会在河边捡起小石头堆堡垒。
娟子13岁时,是即便在繁重的学业下,她父母也会让她每周抽3个小时学弹钢琴,跳芭蕾,吹笛子。更会在每年寒暑假,带着她去旅行,看展览,听音乐会。
娟子23岁时,正临近毕业找工作,除了引导她职业的规划,还会告诉她,如何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如何绣出一幅宏伟壮观的山水图。如何鉴赏《红楼梦》中的人生智慧。
刚开始很多人觉得王娟娟父母简直就是,故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可娟娟却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学会了如何与别人友好相处,学会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考试和成绩,还有诗、远方、未来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