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情绪怎么你啦,你为什么不能接受它?
我们常听到“接受自己”这个概念,即接受自己的完美与不完美,以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或好或坏的所有事情。
然而,对许多人来说,接受自己光明美好的一面很容易,接受自己阴暗丑陋的一面却难如登天。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曾接待过许多困惑的咨询者,他们在与我讨论自己的困境时,最后往往得出如此的结论:“我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完完全全是一个失败的人!”
如果你告诉他们得先接受自己,他们会气急败坏地说:“我为什么要接受一个如此糟糕的自己?”
道理都懂,但是……
很多励志书都告诉我们,接受是改变的开始。接受自己的缺陷,接受自己目前的困境,接受自己能力的极限,接受自己就是无能为力,接受自己就是不如人,接受自己是如何讨厌自己的……“接受”,就代表有了“觉察”,而不是视而不见、避之不谈;有了接受,便不会再花费大量力气去排斥这些方面不够好的自己。
但,为什么有时候“接受”这件事如此困难?原因就在于,我们常常误以为“接受”就是“认同”,从而导致人生卡关。
“认同”与“接受”有何不同?
“认同”是带有评价的,有是非、对错、好坏之别,符合我们信念/价值观的便容易认同,格格不入的便敬而远之。
“接受”,则是不带评价,如实承认某些事物的存在。这样的存在,没有好坏的区隔,没有高尚与低劣的差异。接受,是我们给出了一个空间,“允许”某些状态的发生,无论好坏。
举个例子:
你可以不认同与你意见相左的人的观点,但你却可以接受这样的观点确实存在;
你可以不认同某些法律的精神,但你却可以接受这些法律在你身上确实发生了影响。
所以,认同和接受是有着不一样的含义的。
明白了这点,我们便会发现接受的力量。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长期为失眠所苦,想方设法要自己一夜好眠,却总是不得其门而入;越是想着如何能睡着,越是清醒得很。但往往在放弃了设法入睡的企图,同时承认自己就是难以睡着时,失眠的困扰却奇迹似的消失了。
你要知道,负面情绪其实是件“好事”
面对情绪,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的内在有无限的智能,许多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其实是一些信号,想对我们传达某种信息。当你愿意接受这份痛苦,承认这份痛苦的存在,并允许这份痛苦有存在的空间,你便能客观、中立且不带评价地观察这份痛苦所要传递的信息,而从这些信息中读取出意义。
比如自卑,它是要提醒我们,与他人相比,自己尚有不足之处,激励我们去追求自我突破,获取更多知识、技能与资源,同时也让我们有自知之明,不做无谓的冒险与挑战,知难而退。
比如委屈,它告诉我们,自己没有得到公平对待,被亏待,权利受到损害,未获得足够的重视,甚至被贬低、被误解,应该采取行动,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待遇。
比如愤怒,它往往发生在我们面临威胁、受到冒犯或伤害时,调动起身心的强大力量,让我们有能力去反击、抵御自己不想要的,或者获取我们想要的,包括物质或精神上的需求。
再比如忧郁,它向头脑亮起红灯:注意!注意!你此时能量不足,请进入省电模式,及时充电。请放慢节奏,修养身心,修复内心创伤,直到充电完毕,再重新出发。
每一种令我们避之唯恐不及的负面情绪,背后都隐藏着它们的良苦用心:
或者提示我们做出改变,以获取更多更好的资源,不断提升自己的状况;或者唤起我们的内在潜能,来更好地应对外界的威胁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