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看他借钱的样子(3)
表面的开朗大方,只是表象。小李被金钱奴役的态度,才真实反映他为人的缺陷:虚荣,且不懂责任为何物。
朋友异常的金钱观,就是种危险信号。
对金钱的理解和观念,是衡量一个人值不值得交朋友的很重要一关,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质量。
亲人、朋友如此,情侣亦是,金钱观就是一杆秤。
怎么花,怎么借,怎么还,都是隐形的考验。
最难还的是人情债
“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
一项关于私人借钱主要选择对象的调查显示,人们更倾向于向亲戚和朋友借钱。
银行借贷需要利息,到了亲戚朋友这该怎么算?
“咱们这关系,还提什么利息不利息的?”
亲戚朋友因为有了“血缘”这层关系,被借钱的顾及双方关系不会主动提出要利息,借钱者也就这样对利息绝口不提。
可事实是,借了人家的钱,就在同时享受这部分钱和它本能产生的经济收益。
算一笔账吧,如果问家里亲戚借了8万元,一年后归还。就算不买理财产品,放在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1.50%,那一年收益也是1200元。
亲戚的钱本来可以再生钱,但是借了收不到利息,就是被绑架着用人情来抵钱上的亏损。
羞于谈钱讲利息,表面上看起来一团和气,时间久了,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恋人,都难免心里不快。
该算清楚的算不清楚,最后只能是又伤钱又伤感情。
主持人孟非说:“如果,我的朋友开了饭馆请我去吃,那我一定捧这个场,而不会要求对方给自己免单打折,更不可能没心没肺地带一群人去吃大快朵颐,还要求人家送冷盘。
正是由于我和对方是朋友,才更体谅他做生意不容易,知道他经营有成本,不会让人家倒赔白送。”
钱债好还,情债难偿。
做事先谈条件,丑话说在前面。要解决钱的事,就不要在人情上贪便宜。
借钱要有原则
可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