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经典,你就可以重新过一遍精彩人生 | 2月全球文学期刊
每个月
我们都会纵览全球文学期刊封面话题,
遴选有趣而广博的介绍给大家,
2月话题,让我们重返经典,不断重读寻找新的意义。
文|张熠如
《文学评论》
争议之地
像蛮荒的美国西部一样,“争议之地”也是一片没有太多人类居住的土地。它坐落于英格兰西北部和苏格兰西南部的交界处,荒凉又萧瑟,气候恶劣,布满山峦和沼泽,鲜有人涉足。两年前,作家格雷厄姆·罗布搬到了这块具有传奇色彩的“争议之地”。他住在一座孤独的小屋中,旁边就是曾标志着英格兰、苏格兰分界处的河床。在过去,“争议之地”是苏格兰和英格兰之间的缓冲地,也是整个国家中见证了最多暴力的地区。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五世都曾在这块土地上战斗,大部分人口都在之后被屠杀或者流放。如今,“争议之地”已经在地图上消失,而作者带着我们开始了寻找“争议之地”的旅程——徒步,骑车,进入过去,进入失落的城镇和道路,追溯英国的历史。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劳伦斯·费林盖蒂诗集出版
劳伦斯·费林盖蒂已经快一百岁了。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诗人,他曾因出版艾伦·金斯堡的《嚎叫》而被捕,也因创办旧金山先锋文化圣地“城市之光”书店、出版杰克·凯鲁亚克等作家的作品而名声大噪。如今,他的那些嬉皮士战友们已经纷纷离去,而最近出版的劳伦斯·费林盖蒂诗集,则回顾了这位美国诗人六十年的写作生涯。从久负盛名的《心灵的科尼岛》,到近年来创作的新诗,这本诗集涵盖了劳伦斯·费林盖蒂最具代表性的诗作。《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写道:“他最好的那些诗,让你希望自己能沿着长长的海岸线摇下车窗开车,在车里听诗。”鲍勃·迪伦认为,劳伦斯·费林盖蒂是一位勇敢的男人,也是一位勇敢的诗人。
《卫报》
《小猪佩奇》创作谈
在本期《卫报》的访谈中,《小猪佩奇》的制片人菲尔·戴维斯讲述了有关这部动画片的创作故事。当时,戴维斯为市面上动画片的劣质程度感到震惊——大多数动画根本没有开始、中间和结尾,毫无逻辑可言,所有的女孩子要么像是公主,要么像芭蕾舞演员。因此,他和马克·贝克、内维尔·阿斯特利一起创作了《小猪佩奇》。“我们三个人很幸运,都来自稳定幸福的家庭:我们记得四岁时世界是怎样的。我们想到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编成一集动画——第一件事就是跳泥坑。”戴维斯说,他会接到家长投诉,认为佩奇淘气又厚脸皮,但如果佩奇是个男孩子,就不会有观众这么说了。“为什么女孩子就一定要又甜又嗲、柔弱温顺呢?”在戴维斯心中,整部动画片最动人的一句台词是佩奇对乔治说的话:“我觉得你的心跳有一点慢,我帮你贴块创可贴。”
《每日电讯报》
童年读书回忆录
大人们很难意识到,重读一本书对孩子们来说有多重要。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重读是一种追溯,一种自我沉溺。自由的时间如此宝贵,以至于我们总觉得应该将之花在尝试新鲜内容上,但对孩子们而言,重读是必须的。重读一本书,这个行为本身依旧是崭新的。面对已经读过的文字、一模一样的情节,孩子们投入的热情也不会改变。书籍的魅力在于,只要你还想读它,它的吸引力就不会减去半分。《书虫:童年读书回忆录》(Bookworm:AMemoirofChildhoodReading)的作者露西·梅根谈到,只要重新打开一本书,你就可以再重新过一遍精彩的人生。你读得越多,就会拥有越多的人生之钥——而这,是关于读书,孩子们教给大人的事。
《联合文学》
重返马康多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孕藏着许多美丽、难解的隐喻。布恩迪亚家族世代的名字循环重复、错综复杂的叙事,都让读者进入一个语言的迷宫。本期《联合文学》有100个《百年孤独》关键字,引领读者重返小说中的马康多小镇,见证哥伦比亚喧扰的百年世代。许多人将哥伦比亚称为魔幻的国度,而哥伦比亚魔幻的吸引力来自其多样的构成元素。它有亚马孙热带雨林,有安地斯山脉,也有沿海低地沼泽;在人文历史的丰富多元性上,它也一样令人感到炫目。因为语言的隔阂,从小透过好莱坞文化认识哥伦比亚的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对这个国家带有刻板印象与偏见。《联合文学》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带我们认识这个神祕面纱下的魔幻国度,漫谈当代拉丁美洲小说的虚实样貌。
2018文学周历已在我们微店中上架,
订阅2018《文学报》还有周边赠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