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千百年籍籍无名,忽然爆红的小诗(2)
登华岳南峰极顶七绝
清·牛兆濂
踏破白云千万重,仰天池上水溶溶。
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
《白鹿原》中,朱先生将生死置之度外,单枪匹马闯入方升军营,对方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退20万大军,在和白嘉轩返回白鹿原的路途中,朱先生踌躇志满,登峰咏出这首诗。
此诗的作者是清末关中的大儒牛兆濂(《白鹿原》中朱先生的原型)
电视剧《白鹿原》热播那段时间,在我的朋友圈有好多朋友都转发了这首诗,“横空大气排山去”,信息纷纭的时代里,瞬息万变,如何守住自己的内心,既跟随时代的脚步,又不乱了自己的步沓,“砥柱人间是此峰”,也许正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的。
南乡子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有这样一个片段,毕业聚会上,张开引用了一首词对大家说:何日功成名就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殇,痛饮,从来别有肠。在场的人皆动情。电影上映后,这首词也被无数学子当作毕业离别时互赠的寄语。
这首词的原作正是大词人苏轼的词作《南乡子》,后来被三毛在《滚滚红尘》的剧本中改编成“醉笑陪君三万场 不诉离伤,禅心已失人间爱,又何曾梦觉,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踏尽红尘何处是吾乡……”
人生广阔,我们都应该有此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