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父母,心都有点硬(2)
那天,他们把孩子从老家接了回来,准备把他放在身边读幼儿园,晚上的时候请了几个朋友在一起吃饭。
整个饭桌上,大家的目光都被这个孩子所吸引,他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既不拿筷子,也不拿勺子,想吃什么就指一指盘子,然后张着嘴等着人喂,遇到喜欢吃的,第一时间吃不着就大哭,朋友又是哄又是劝,孩子就是不听,甚至把盘子掀翻在地,用手抓妈妈的头发,弄得朋友很尴尬。
她解释说,孩子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说不得骂不得,我们的话根本也不听。
那之后,就听说她拒绝了爷爷奶奶要来帮着接送孩子的好意,和老公两个人商量好了自己带孩子。
开始,孩子一点不配合,动不动就躺在地上打滚,直到大人满足他的要求为止。
有个周末,孩子因为一件玩具没有给他买,又躺在地上哭,还跑过去拍打她,她一咬牙,把孩子关进了小房间。
那天,孩子整整哭了两个半小时,嗓子都哭哑了,孩子爸几次冲上去想把孩子抱出来,都被她拒绝了。
她忍着痛,狠着心,一直任由孩子拍打着门,直到孩子说:“妈妈,我再也不打滚了,再也不打你了”,她才把孩子放出来。
因为这件事,孩子爸和爷爷奶奶都说她心硬,像个后妈,只有她自己知道,正因为是亲妈,才会对孩子这么狠。
经过了这次,孩子就改变了很多,其实,孩子最会察言观色,也最懂欺软怕硬,妈妈给树立的规矩,开始认认真真地遵守。
她说,你现在允许孩子打骂你,给他最好的,把他供起来,等长大了,他也不会懂得尊敬你、照顾你,说不定还会打骂你,小时候对待他心硬一点,对大人孩子都是好事。
对这一点,我深表赞同。
小时候,邻居家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孩,一个男孩,女孩比男孩大三四岁。
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女孩的哭声,开始,女孩被弟弟打了,哭着去找妈妈,妈妈不在意地说:“你是姐姐,他这么小,打你一下怎么了,还能打疼你。”
被打得疼了,女孩还了手,男孩哭了。
闻讯赶来的父母,看见儿子哭了,劈头盖脸地朝女孩吼:“你这么大个人了,还打弟弟,你的心怎么这么狠。”
女孩想争辩、想诉说委屈,父母早把男孩抱到一边,买了糖,嘴里说着“我们打姐姐,好宝贝不哭。”
在家里,女孩要帮着父母干活,帮着父母照顾弟弟,好吃的先给弟弟吃,弟弟吃剩的她再吃。
弟弟呢,每天哄着父母开心,吃着好吃的,家里的活从来不沾手。
女孩觉得父母对她的心真够硬的,而对弟弟,从来都是软的,她也曾在心里抱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