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去世 | 仰望星空的人,今天成为了我们的星空(2)
1974年,物理学界因为黑洞问题,讨论得热火朝天。当时的人们,已经基本承认黑洞是一个物理事实,但在天文观测上,尚未发现一个确切的实体,只有一个名为天鹅座X-1的疑似对象。
霍金对这个天体表示怀疑,他同加州理工的物理学家索恩打赌,立下字据,若自己输了,就帮对方订阅为期1年的《阁楼》杂志。这件事在当时引起极大轰动,毕竟《阁楼》是和《花花公子》齐名的情色刊物。
多年后,答案揭晓,科学家验明了天鹅X-1的正身,确实是如假包换的黑洞。1990年,霍金到加州理工大学演讲,工作结束后,径直走到索恩的办公室,把当年的赌据翻出来,郑重其事地摁上自己的手印,表示认输。
之后,霍金实践诺言,为索恩订了一年的《阁楼》杂志。
1979年,霍金获得卢卡斯教席——数学界最重要的教授名衔。面对这项殊荣,霍金举重若轻,又展现出段子手的天赋:我在系里办公室乱贴字条,系主任很生气,于是推选我作卢卡斯教授,好让我搬到另一间办公室。
事实上,霍金对这个位置垂涎已久,能背诵出自牛顿以来,所有担任过卢卡斯教授的人的名字。
霍金的幽默有多戏谑,他对科学就有多执着。
霍金最大的野心,是想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结合起来,建立“统一场论”,完成当年爱因斯坦未竟之事业。
黑洞不黑,是霍金最主要的研究成果。
传统观点认为,黑洞引力巨大,即便是稍纵即逝的光线,也无法从黑洞中逃逸出来。霍金却坚信,黑洞并不“黑”,一定有辐射外泄出来,也就是说,黑洞是有熵的,这种尚待证实的辐射,被称为“霍金辐射”。
除了创造出黑洞不黑的理论,霍金对穿越时空和外星人是否存在等问题也有独到见解。
霍金曾在英国的《每日邮报》发表文章,称时空旅行在理论上可行,人类能够打开通往过去和未来的大门。
霍金表示,穿越时空的方法有三个。
第一个是通过虫洞。宇宙万物都会存在小孔或缝隙,时间也不例外,时间的裂缝就是虫洞。虫洞就在我们四周,只是肉眼无法看见,因为它们属于“量子泡沫”,比原子还要小。如果有一天,人类能够捕获某个虫洞,将它放大到足以使人类通过,就能够穿越时空。
第二个方法是通过黑洞。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时间就像一条河,在有些地方流得快,有些地方流得慢。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就相当于一部天然的时间机器,能够明显降低时间流逝的速度。
第三个方法是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如果能制造出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那么舱内的时间,就会放慢。宇航员在飞船里飞一星期,地球上就过去了一百年。
关于外星人,霍金坚信其存在。理由很简单,宇宙里有1000亿个星系,每个星系又包含好几亿个恒星。如此广阔的空间,地球不可能是唯一进化出生命的行星。
霍金虽断定外星人必然存在,但不建议人类主动寻找外星人。因为它们可能是比人类更为智慧的存在, 将地球视作一块可供宰割的大肥肉,从而带来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