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舒服的关系,贵在不计较(2)
对陌生人不计较,是修养。
在知乎上曾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了解一个人要看他对陌生人的态度?”
其中有一个答案令人印象深刻:“因为陌生人和你的利益不相关,对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取决于智商和情商,对不相关者的态度取决于素质和修养。”
曾经有个穿着讲究的女士在一家餐厅就餐,刚来的服务人员不小心碰撒了一杯饮料,溅到了她身上,服务员很小心地赔不是,并主动要求清洗衣服。
结果,这位女士破口大骂,不依不饶,非要投诉,让经理把人开了。
还有一位豪车司机,因为道路堵塞,车子被路过的一个收废品的三轮车划伤了,这个三轮车夫知道自己倾家荡产也还不起,站在原地急得直哭。
结果豪车司机下车,拿了根铁棍,往三轮车上一砸,说了句,“扯平了”,掉头就走了。
两人素质,可谓高下立判。
苏东坡出任杭州行政长官时候,遇到一个逃税的考生吴味道。
吴味道借苏轼的名义往京城运送纱布,被税吏抓获。
苏轼了解情况之后,知道吴味道借自己的名义运送纱布偷逃税款,只是因为赶考的路费不够,不得已出此下策。
苏轼非但没有追究,反而另外送了一批货给他,让他安心赶考。
苏轼曾说:“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对于陌生人,他总是愿意从最好的方面揣度别人,宽宥别人。
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
站在陌生人的角度,将心比心,懂得别人的不容易,多一份宽宥,少一点计较,这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教养。
对家人朋友不计较,是智慧。
家人、朋友、爱人都是我们日常生活里关系最亲密的人。
但是越亲密的人,我们越容易挑剔。
我们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却喜欢把坏脾气留给最爱的人。
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克服本能,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种智慧。
不要去跟亲近的人争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输了伤害的是自己,赢了伤害的是家人。
不要去干涉亲人朋友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不要强行干涉别人的选择。
对待家人也不要直接斥责他的过失,可以像春风化雨,循序渐进,切莫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样只能让事情越来越棘手。
家是温暖的港湾,大家在一起互帮互助,相互砥砺,而不是斤斤计较,互相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