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不要轻易把父母接到身边,那不是孝顺
文 | 木舒
来源 | 辣笔小尖椒(ID:lbxjj818)
都说现在中国的家庭模式“很奇怪”,因为有太多的家庭都是“一分为二”。
孩子们远在大城市做着“空巢青年”,而父母们在老家做着“空巢老人”。
都生活得很孤独,却在理想和现实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低头。
早前我被一则新闻深深地震撼,题目叫作:“你的爸爸躺在地上,可你却在通讯录里”。
父亲瘫痪在床突然掉到了地上,母亲无法将父亲抱回床上,而唯一的独生女却远在成都……
我想,看到这个,每一个独自离家在外、和父母相隔甚远的“都市漂”,心里都像是被狠狠扎了一刀。
隔着上千公里的距离,隔着冰冷的电话线,你根本不知道父母正在过什么样的生活,是否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好。害怕在父母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却不在身边,也不能立刻赶回来……
所以每一个漂泊在外的人,都和我一样,曾在心中暗暗发誓:等自己在这座城市安定下来后,一定要把父母接到身边!
可是在昨天,我的这个坚定不移的信念被打破了。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站在子女的角度,觉得把父母接到身边就是孝顺,却往往会忽略父母最真实的感受。
那些远离家乡被接进大城市生活的老人,真的愿意吗?又真的开心吗?
Part 1
孙琦是我的高中同学,大学在南京,毕业后也就顺理成章留在了南京。
他进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做起了销售,做得风生水起赚了不少钱,卖掉了老家父母给他早早购置的婚房,在南京付了首付,准备扎根不再离开。
他的老家是一个十八线小县城下的乡镇,父母都是农民,农忙时种地,闲下来时做些小生意,院子前还种了很多蔬菜、养了鸡鸭,生活虽不富裕,但是压力小,清闲自在得多。
今年过年时,孙琦回家和父母商量,要把他们接去南京生活。原因是现在父母年纪大了,而自己工作太忙不能经常回家,把他们接到身边生活,也好互相有个照顾。
一开始他的父母是不同意的,可是最后耐不住他的劝说,在他年假结束时,就收拾好东西和他一起回南京了。
就这样,老两口从带着院子的平房搬进了16楼的电梯房。
可是现在,仅仅过去两三个月的时间,孙琦的父母决绝地要回老家了。
昨天,孙琦送父母回家后,我们短暂相聚。
他喝完酒,红着眼睛对我说:
“我之前觉得,把他们接来,我就能多陪他们,他们也能开心一点。
后来才知道,我们之间的距离是拉近了,我的罪恶感也没那么强了,可是我却发现,他们好像更孤独了。”
《向阳处的她》剧照
一辈子都在农村生活的父母,根本无法融入城市生活。
原本在老家时,没事的时候父亲会去田地里转转,而乡邻们几乎也全认识,路上碰见个熟人就可以聊很久,说说话打打牌,一天也就过去了。
而母亲要么是去给门前园地里的菜浇水施肥,要么就和一些阿姨们一起坐在太阳下做着手工聊天……
而现在,他们绝大多数的时间就是两个人在家里坐着。
门禁卡非常烦琐,所以他们干脆就很少出门。
就算出了家门,也只是在楼下转一转或是去小区外的超市,他们不敢独自外出。因为城市太大,他们也不会乘地铁、不会手机导航,害怕迷路。
曾经的街坊四邻都很熟悉,而现在,他们连旁边住的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小区里的老人也很多,可是却不像在老家那样热情,因为方言、生活环境等不同的原因,他们有的时候连交流都存在问题。
《向阳处的她》剧照
说是把父母接来方便照顾,可最后却变成了把父母接过来替他做饭、收拾屋子,照顾他……
短短几个月,孙琦觉得父母活得小心翼翼,也老了许多。
听他说到这儿,我说:“那你为什么不多花点时间陪陪他们呢?”
孙琦叹气:“我也想啊,可我工作忙啊!”
想想也是,每个在大城市里打拼的人,生活轨迹应该都是这样:早早出门上班,午餐在公司附近解决,一直到晚上才能回来。
而且孙琦因为工作的原因,加班是日常,很多时候深夜十一二点才能回家。那个时候,爸妈都早已睡下。
即使回家早,即使偶尔有休息日,可工作一天的疲累让他只想赶快洗澡躺下,根本就没有精力再花很长时间去和父母交谈,听他们唠家常。
所以,最终在父母的要求下,孙琦把他们送回了老家。
看着一路和街坊四邻笑着打招呼的爸妈,他觉得,这时他们的笑容才是发自内心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