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不要轻易把父母接到身边,那不是孝顺(2)
Part 2
撒贝宁在接受访问时也曾谈及这个话题。
在2005~2006年那段时间,他也曾把父母从老家武汉接到了北京。那时他想,既然有这个能力,把父母接过来才能踏实一点。
后来才明白,只是他自己踏实了,而父母并不“踏实”。
那段时间恰好是他工作最忙的时候,所以即使把父母接到了北京,相聚的次数也没有变得更多。
他的父母也以为,去了北京就可以天天和孩子见面,为了这个,他们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离开了老朋友老同事,放弃了老年合唱团之类平时喜欢的活动,只身来到了北京。
可是到了北京后,孩子工作忙见不着,而自己的社交圈也断了。
北京太大,不知道去哪里玩,大多数的情况下就是老两口在家里四目相对。
他们其实很寂寞孤独,可是他们却从不会对孩子说。
之后我又去问了好几位长辈,他们的回答基本上都是:
“偶尔去小住可以,长居不可能。”
原因很简单:“大城市过不惯。”
之前也有人做过一个调查:你为什么会放弃自己原本的生活来到新的城市?
那些曾发誓绝不搬去大城市的老人们,最后妥协的答案几乎都与孩子有关。
有的是担心孩子工作忙不能好好地照顾自己,所以来到了这里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
有的是因为孩子工作忙没办法照顾孙子孙女,所以他们不得不来这里帮他们带孩子;
有的是为了让孩子不那么“歉疚”,为了多见见孩子,就这样搬进了大城市。
作为年轻人,我们总是对大城市无尽地热爱憧憬,我们总觉得大城市中的生活才叫生活,好玩的多、好吃的多。
所以当我们终于能在大城市生存下来时,总是会想着要把老人接到身边,让他们能在繁华的大城市里锦衣玉食,安享晚年。
我们觉得,我们喜欢的也是他们喜欢的,我们想要的也是他们想要的,我们能适应的他们也必将很快适应。
可是后来想想,这或许只是我们一种自私的想法而已,他们其实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喜欢。
他们其实并不想离开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园,不想离开自己的社交圈子,他们也不能像年轻人一样很容易地就去适应另一种生活。
可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孩子,他们愿意熬着孤独,努力去适应。
你看,他们可以为了孩子,把自己的委屈都咽进肚子里。
这可能就是中国式父母一个很典型的特征,一辈子为了孩子而活。